五四青年杯赛课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发布日期:2017/5/17 22:01:03 浏览次数:898次 作者:杨小勤
单元体验活动 《地震来了会应对》教学设计和反思
■学情分析
《地震来了会应对》是江苏凤凰科学出版社《小学道德与法治(1年级)》第三单元单元体验活动课。一年级学生对于地震的相关知识了解得并不是太多,只知道破坏性很大,所以课前布置孩子们去搜集避震小常识,以及地震的小知识。一(1)班学生课外知识较为丰富,说起来头头是道。
■教学目标
1.培养正确对待地震的态度,消除对地震的恐惧。在地震来临时能保持冷静,懂得关爱和互助。
2.通过演练活动明白在地震中镇定、有序才能将伤亡降到最低,在灾害发生时能做到不拥挤,服从安排,有序逃离。
3.了解什么是地震以及避震的小常识,知道地震会带来严重的灾害。懂得灾难虽不可抗拒,但采取适当的救护措施能减少或避免伤害。掌握地震来临时的逃生技能,学会自救。
4.引导学生在地震演练的过程中掌握各种逃生的方法和技能,充分感受地震的危害。在演练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培养正确对待地震的态度,消除对地震的恐惧。在地震来临时能保持冷静,懂得关爱和互助。
通过演练活动明白在地震中镇定、有序才能将伤亡降到最低,在灾害发生时能做到不拥挤,服从安排,有序逃离。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地震演练的过程中掌握各种逃生的方法和技能,充分感受地震的危害。在演练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室软件、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与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了解地震,初步感受地震的危害 |
1.(播放地震发生或地震后的相关视频)小朋友们,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地震)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2.了解地震。 (1)阅读《什么是地震?》教师补充介绍。 (2)了解我国近几十年发生过的大地震。 3.补充讲解地震的危害及人们在应对地震时的不同方法与结果。 4.小结:地震是无情的,但掌握一定的防震、避震知识可以在危急时刻为我们争取一线生机。 |
通过视频的观看和材料的阅读,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地震。通过人们应对地震时的不同方法与结果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和防震、避震知识的重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热情。 |
二、开展知识竞赛,巩固防震、避震知识 |
1.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宣布竞赛规则,组织大家积极参与竞赛。 2.教师及时补充或讲解,促进学生对防震、 避震知识的了解与熟练掌握。 3.小结各组比赛晴况,评出优胜小组。 |
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是有效避震的关键。采取知识竞赛的形式,既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对防震避震知识的掌握程度。 |
1.学生了解竞赛规则。 2.小组进行竞赛。 |
使学生在竞赛中快速掌握新的避震如识。 | |
三、防震小演练 |
同学们了解的防震、避震知识真不少!可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让我们在防震演练中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避震知识的能力吧! 1. 教师宣读演练要求。 2.先请个别同学按要求演练,再组织全班有效练习。创设地震中的各种情境,指导学生演练。 (1)地震发生时,你正在家中玩耍。 (2)地震发生时,你正在学校上课。 (3)地震发生时,你正在公交车上。 (4)地震发生时,你被困在屋里。 活动形式:可以先指导后演练,也可以先演练后指导。活动方法:可以借助视频资料指导演练,也可以拍摄学生演练时的视频或照片,让学生对照所了解的地震中的自救自护方法进行反思和提高。 3.活动结束后,评出 “防震演练小标兵” 。 |
课前查找防震避震知识,课上开展防震避震知识竞赛都是为防震演练作准备的,而平时的演练又是为地震真正来临时有效应对作准备的。因此,本活动设计的重点是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学会在地震来临时能沉着冷静地应对各种危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实践演练中掌握防震的方法与技能。 |
四、学唱儿歌,掌握应对地震的方法 |
1.地震的危害虽然很大,但大的地震往往有预兆。只要掌猩一定的方法和技能,科学地防震避震,地震来了也是可以应对的。儿歌《地震来了会应对》也给我们许多提醒,我们来学习学习吧! 2,播放儿歌《地震来了会应对》,学生理解儿歌内容并学唱儿歌。 地震虽然危险大,小朋友们别害怕。 地震来了快开门,地动不能往外跑。 枕头书包护头上,弯曲身体躲桌下。 大震小震有间隔,抓住机会往外奔。 万一被困别慌张,隔上一会敲敲墙, 多寻淡水和食物,保存体力等救助。 |
朗朗上口的儿歌,形象生动,包含了防震避震方法的一些要点,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
板书设计 |
单元体验活动:地震来了会应对 |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献计献策、开动脑筋想点子,想创意,如何带领同学们生动的学会课本上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整个课堂气氛热烈,兴致勃勃。孩子们在课堂上不单单是学生,还是“小演员”、 “小老师”、“小课件制作者”等,不但教会了同学们知识,自己在课堂中语言、实验、电脑制作等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让孩子们喜欢上这样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