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片教研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两位数加两位数(退位))
发布日期:2017/5/19 15:16:33 浏览次数:1060次 作者:陆培俊
两位数加两位数(退位)
诚信小学 陆培俊
一、激发兴趣,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树木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可是有一天发生了这样的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影片)
1.口算。
谈话:瞧!熊二终于找到了光头强,只有在光头强来之前把树上的得数算出来就可以保护住这些数了,你们能帮助熊二吗?(口算题出示在树上)
13-9= 24-3= 30-6= 22-8=
33-12= 43-8= 26-15= 36-9=
要求学生直接说出得数。
2.用竖式计算。
谈话:熊大听说了小朋友们帮助了熊二保护了树木。小朋友们这么厉害,熊大也想考考大家呢!它给我们准备了一道习题:用竖式计算54-21 ,你们会做吗?(出示:54-21)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交流: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3.导入新课。
谈话: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那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有不进位加和进位加,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新问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两位数减两位数)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例题4。
(1)出示情境图,列出算式。
谈话:为了有更多的树木,熊大和熊二一起去植树了!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提问: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引导:你能把图中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
提问:求熊大比熊二多栽了多少棵树,你会列算式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50-26=
(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提问:50-26=等于多少呢?
引导:50减26等于50,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可以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忙,左边的小朋友用小棒摆一摆,右边的小朋友用计数器拨一拨,算好后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
①摆小棒。
提问:用小棒你是怎么摆的,谁愿意到黑板上来摆一摆?
指名一位学生上黑板边摆小棒边说怎样算的。
引导:先摆5捆,个位上减去6时,为什么要拆开1捆?这时再减20是从几个十里减的呢?(用虚线框去2捆,看出得数是24)
谈话:我们一起看大屏幕。请电脑给大家演示一下是怎样摆小棒的。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说一说。
②拨计数器。
谈话:摆小棒我们算出得数是24,拨计数器的小朋友你们算的是24吗?
提问:用计数器你又是怎样计算的呢?谁愿意上前来拨一拨?
指名一位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说是怎样算的。
引导:先在计数器十位上拨5颗珠子,表示50,那个位上减6是怎样拨珠的?为什么要这样拨?这是十位上要从几个十里减去2个十。
(如果学生有困难,引导学生观察个位上的算珠,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观察后明确:个位上有10颗珠子。启发:个位上满10颗珠子怎么办呢?)
点拨:因为个位上的10颗珠子表示10个—,10个一就是1个十,所以可以拨去个位上的10颗珠,在十位添上1颗珠。
谈话:我们一起看大屏幕。请电脑给大家演示一下是怎样拨算珠的。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说一说。
(3)独立尝试列竖式计算。
回顾:回顾一下刚才两种方法,都发现从个位上不够减6时,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样,十位上只剩下几个十减20?
结合刚才的操作,想想50-26用竖式计算怎么计算。
学生在作业纸上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注意收集有代表性的作业。
(4)学会竖式写法。
①教师板书竖式。
谈话:个位0减6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先算个位10-6=4。不过小朋友要注意了:为了不忘记十位已经退去的1个十,可以在被减数十位5的上面点一个小圆点,表示十位上已经退下了一个十。
谈话:(教师用红粉笔描红“小圆点”)这个“小圆点”表示什么呢?(板书:个位上0减6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指名两位学生说个位是怎样算的,全班齐说。
提问:十位上怎样算呢?
明确:十位上5-1-2=2,因为个位减的时候已经退了1个十,所以还剩4个十。从4个十里减去2个十,十位上得2.
提问:算十位的时候你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呢?
强调:算十位的时候不要忘了先要减去退掉的1。
要求:检查一下自己写的竖式,有错的地方请改正过来。
要求:请你看着黑板上的竖式和同桌互相说一说50减26的个位和十位各是怎样算的?
同桌互说,教师巡视。
指名一位学生说50-26用竖式怎样算。
②展示个别学生作业,其他学生评价。
(5)感受笔算加法从个位加起的合理性。
讨论:你是先从哪一位加起的?
明确:如果先算十位,再加个位,要是出现退位,还要把原来十位上写的数擦掉重写,这样显得比较麻烦。所以笔算减法时,一定要从个位加起。
(6)教师完成板书:写得数和单位名称,集体口答。
2.教学“试一试”。
教师板书: 4 3
- 2 7
要求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名一人板演。
引导:请板演的学生向大家介绍一下是怎样算的?
提问:他算得对吗?个位上3减7不够减,怎么办?十位上1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提醒:算十位的时候不要忘了先要减去退掉的1。
3.回顾反思,归纳算法。
引导:看看我们今天学的两道题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小结:都是两位数减两位数,都是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作10再减,这样的减法就叫做“退位减” 。教师在课题后面补充板书:(退位)。
提问:我们今天学的和前面的54减21,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提问:我们在笔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指名4人分别板演,其他学生在书上完成。
集体交流时,提问:用竖式计算9+61时,9为什么要和1对齐?
2.改错。
谈话:熊大、熊二种的树长大了,可是有些树却生病了。瞧!啄木鸟医生正在帮助大树治病呢!你们愿意帮忙吗?
要求:自己先看一看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再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指名学生说错误原因,并改正。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我们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布置作业:用竖式计算“想想做做”的第2题。
教后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学生已有了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和竖式计算的经验基础,所以以复习旧知为导入,在教学时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主要从两条线来实施教学,一条是明线“保护树木大作战”主要分为三个环节:护树、植树、给小树看病,另一条线是教学暗线“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主要分三个环节:旧知复习、新知讲授、新知巩固。有趣的情境使得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课堂中,同时我也注意到本课的算理,让孩子们多说一说算理,以及在退位的竖式计算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