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反思
发布日期:2025/11/10 9:43:01 浏览次数:89次 作者:王紫薇
《鸟的天堂》它所在的第七单元的单元训练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因此我把单元训练要素、课后的练习题、交流平台中的提示进行了整合,为了体现统编教材从阅读到习作,阅读和表达同时进行的特点,我给本节课设计了三个目标:
1.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2.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教学时,为了达成第一个目标,我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找相关词句去感受榕树的特点,重点抓住“生命力旺盛”这一特点,让学生在体会榕树的特点的同时,去感受作者用词的巧妙,从而领会到作者用到的 “静态描写”这种方法。在处理描写鸟的段落时,我是让学生抓住“群鸟飞鸣”这一场面,去感受鸟种类多、姿态多的特点,从而感受当时欢腾雀跃的场面,体会那种动态美,领会作者“动态描写”的方法。
为了达成第二个目标,我在让学生感悟重点段落的同时,通过分组读、抓关键词的特点以及体会作者当时看到那样的场景时的心情等来把握阅读的语气和节奏。
最后我利用阅读链接,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巴金对土地、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从而让学生体会正是因为热爱巴金才会细心观察,用情书写。鸟的天堂这篇文章才会如此动人。唤起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责任感。
对在教学中凸显的问题我也进行了反思。在教学设计上没有考虑学情,导致整个课堂中等生和后进生跟不上,在大榕树和鸟的特点中设计过于分散,讲解中过于笼统,为了没有突出重点。课堂上缺乏了对领会表达方面的指导,同时有些方面领悟的不够全面,另外齐读的次数太多,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