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送教进校园,文化浸润助成长
发布日期:2025/11/10 8:56:23 浏览次数:60次 作者:何建宏
南博送教进校园,文化浸润助成长
——何建宏名师工作室联动南京博物院开展馆校合作活动
为深化馆校协同育人模式,让博物馆资源走进课堂、浸润童心,2025年11月3日至4日下午,南京博物院携手何建宏名师工作室,先后走进诚信小学、东山小学、江宁实验小学,开展了三场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送教活动,将千年文化底蕴转化为鲜活的课堂养分,赢得师生一致好评。

11月3日下午,诚信小学的课堂率先热闹起来。南京博物院刘老师带来精心筹备的《丝路双辉》主题课程,以“伊朗文化”为核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深入了解伊朗早期安息王朝与中国汉代的建交历史,感受丝绸之路沿线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厚底蕴。课堂上,刘老师按照伊朗历史时间轴,生动讲解了带翼的异兽马镳、授权环、来通杯、玻璃杯等珍贵文物的背景与价值,让学生直观领略异域文物的独特魅力。理论讲解后,手工实践环节同步开启,助教耿老师详细示范如何用瓦楞纸和粘土仿制文物“带翼的异兽马镳”,学生们兴趣盎然、动手实践,在创作中加深了对文物造型与文化内涵的理解。活动尾声,南京博物院还向诚信小学赠送了文化书籍,为学校文化教育注入新的资源活力。



11月4日下午,送教活动持续升温。刘老师先后走进东山小学和江宁实验小学,沿用“理论授课+手工实践”的模式,再次开展《丝路双辉》课程教学,课堂上,刘老师着重讲解了波斯帝国的鎏金纹饰以及古波斯器物的色彩美学,将本次伊朗文物展中的“金色基调”“几何纹样”等核心特点融入互动讲解,让学生们在图文与故事中触摸千年文明的温度。当天的手工环节聚焦“仿錾刻工艺”,刘老师指导学生在金色锡纸上雕刻图案,沉浸式体验传统工艺的匠心与乐趣。东山小学的学生以经典“牡丹纹”为创作主题,一笔一划勾勒出纹样的柔美与大气;江宁实验小学的学生则以文物“青金石人首狮首纹黄金项圈”为原型,制作出带有鎏金质感、缀着蓝紫珠饰的“微型文物摆件”。整个过程中,学生们专注投入,听课教师认真记录、积极交流,纷纷表示活动既有文化深度,又有实践温度,为日常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此次南京博物院送教活动,不仅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了博物馆资源,提升了文化素养与动手能力,更搭建了馆校合作的坚实桥梁。未来,何建宏名师工作室将继续联动优质文化资源,推动更多文化活动走进校园,助力学生在文化浸润中成长,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撰稿:耿天誉 美编:吕彬洁 校对:甘方涛 审核:何建宏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