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诚信小学2025年9月心育工作简报
发布日期:2025/9/30 16:14:55 浏览次数:37次 作者:钱园园
诚信小学2025年9月心育工作简报
为积极落实南京市关于新学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部署,切实保障广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稳定的心态开启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我校在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后,聚焦“心理关怀”这一核心,系统规划并扎实开展了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新学期校园心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先行
开学前夕,学校领导班子率先行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新学期心理健康系列工作。会议围绕市教委提出的“心理关怀十二件事”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详尽的工作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确保心理健康工作方向明确、措施有力、落实到位,体现了学校对心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前瞻布局。
二、全员动员,深化导师关爱
为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我校陆续召开了“全员关爱导师制”工作部署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全体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关怀中的职责与角色,强调了导师与学生建立稳定、信任联结的重要性,推动关爱行动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营造温暖和谐的校园支持氛围。开学一周内,老师们与自己关爱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谈心。
三、专业引领,提升教师素养
面向全体教师的心理专题培训是开学准备工作的重要一环。培训聚焦开学前后学生容易出现的情绪波动、学业压力、人际适应等常见心理问题,详细讲解了识别、沟通与初步干预的技巧,明确了心理关爱工作的要点与流程。此举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心理危机识别能力与疏导支持能力,为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专业保障。
四、贴近需求,助力学期适应
开学第一周内,我校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在每班均开设了一节以“新学期适应”为主题的心理班会课。课程通过游戏互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生动形式,引导学生分享开学感受,学习情绪调节方法,制定新学期目标,有效缓解了入学焦虑,加速了从假期到校园生活的平稳过渡,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积极体验。
五、朋辈助力,构建支持网络
为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我校心理辅导中心组织开展了班级心理委员专题培训。培训围绕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基本倾听技巧以及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上报流程展开,旨在打造一支扎根班级、热心服务的朋辈支持队伍,构建起更为密实、反应迅速的学生心理支持网络。会议中心理老师还培训各班心理委员填写《班级心理状态记录本》。
六、科学评估,建立动态档案
在稳步推进上述工作的同时,我校根据区教科室要求开展新学期的学生心理测评工作。计划通过规范、科学的心理评估工具,对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筛查,旨在早期发现潜在风险,建立动态心理档案,为后续开展针对性强的个体辅导与团体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心理关怀工作的精准化与前置化。心育中心根据学生测评结果对四五六年级做培训会议,旨在帮助班主任及时对预警学生做好面询工作。
目前,我校新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全面、有序启动。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心理适应与健康成长,也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学生骨干-同辈”多位一体的校园心理支持系统的效能。未来,我校将持续跟进“心理关怀十二件事”的后续项目,不断深化家校社协同机制,共同守护每一位学生的阳光心灵,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