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科学之真·筑强国之梦 南京市诚信小学2025年“科普月”活动总结
发布日期:2025/9/28 12:35:18 浏览次数:107次 作者:黄菲儿
探科学之真·筑强国之梦
南京市诚信小学2025年“科普月”活动总结
为深入实施江宁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在2025 年 9月,南京市诚信小学开展了“探科学之真·筑强国之梦”科普宣传周主题活动。本次科普宣传周活动在王安元校长的宣传动员下、教导处和德育处的统筹安排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围绕活动主题,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组织开展多项科普宣传系列活动,均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一、家校齐心,畅享科技
领导的重视是学校科技活动政策开展并能取得成绩的保证。我校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学校的长远规划。成立了以王校长为组长,德育处主任为副组长, 班主任及科学组教师为组员的小组,具体事务由科学组老师负责,各组员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保证各项活动的开展扎实有效。家校的配合可以促进科普周的宣传效果最大化,建议各家庭利用周末时间参观科技馆、科技展等和科技相关的活动,选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各项活动开展有计划、有安排、有记录、有总结。
二、活动丰富,创新有我
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的观念,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其意义不仅在于活动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和科学创新精神。
(一)面向全体师生,举办“科普校园行、走进人文社科”活动
活动以科普宣讲会的形式为主,辅以“科普大讲堂”、“科普小展”、“科普知识趣味竞赛”等多个小板块的设置,引起小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兴趣。
(二)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将课内外紧密结合
学校坚持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我校先后成立科技类社团5个,分别是:三模社团(航模、车模),七巧板社团,机器人社团,科技制作社团等,科技类课程5个,分别是《奇妙的大自然》、《玩疯了!创客》、《车模》、《快乐编程》等。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可以感受科技的乐趣。
在校园科学课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观察活动。通过实地观察土壤和斑鸠鸟,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了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种将课堂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观察土壤的活动中,学生们分组采集校园不同区域的土壤样本,通过触摸、闻嗅和放大镜观察,发现了土壤颜色的差异、质地的松紧以及其中隐藏的微小生物。今年斑鸠妈妈在栾树上筑巢,从校园的四楼窗户就可以近距离的观察鸟类,比如鸟喙的形状、羽毛的斑纹以及筑巢时叼树枝的行为。
(三) 实地体验,切身感受科技的发展速度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为学生搭建安全体验馆,安全体验馆面向所有师生开放,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利用高科技手段,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亲身体验,模拟现场,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四)科技小报、黑板报评比
在本次科普周活动期间,我校开展了“畅享科技,创新有我”为主题的科技小报竞赛和黑板报评比活动。
科技小报竞赛活动中,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绘制科技小报,科学老师则对上交的小报进行评比。学生通过此项活动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提高了科学素养,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在主题黑板报评比中,各班围绕主题,精心设计,在同学们的团结合作下,一个个精致的黑板报出现在我们眼帘。
(五)参与竞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2025年9月,为响应全国科普日号召,我校以一场科技比赛、一次作品展示、一组实践观察为主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科技素养提升行动。活动覆盖全校1000余名师生,通过竞赛、实践、观察三维联动,累计收到科创作80件,评选出区级参赛作品15项。
学校成立以来,积极参加江宁区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科技社团成员多次在省、市、区级的科技比赛中获奖。提高我校师生的科技文化素养,不断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校网发布比赛通知
学校通过全方面的科技活动,如科技四个一、五小活动、科创大赛、模型比赛、金钥匙比赛等为抓手,推动我校师生主动投身于学校的各项科技活动中去。让我们更好地科学学习、科学生活、科学决策,科学地去做每一件事。校园里进一步营造了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
科技作品展示
部分优秀作品展示
本届科普月即将闭幕了,但并不意味着科普活动的结束,我们应以本届科普活动周为契机,更加仔细地学习科学文化学问,努力探究,主动实践,再接再厉,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努力使同学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的可持续进展的有用人才。本次活动通过竞赛激发创新、实践强化认知、展示促进交流的模式,成功打通课内与课外、校园与社会的科学教育通道。建议未来增设科技导师制,建立长效机制。
我校还会继续加强科普宣传活动。努力与河海大学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从“引进来”转变成“走出去”,让我们的学生实地进入河海大学参观、上课,更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对科技的兴趣,让科学发展的理念植根于每个孩子心中。提高我校师生的科技文化素养,不断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02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