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五次语文组教研活动报道
发布日期:2025/6/24 17:25:12 浏览次数:238次 作者:陆培俊
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五次语文组教研活动报道
2025年5月28日,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的主题活动,李丹老师执教了《棉花姑娘》一课,之后杨虹老师任发表了“小学语文思维可视化教学的实践操作路径”讲座,大家都收获颇多。
【活动方案】
【教研课展示】
李老师执教《棉花姑娘》一课,以“节目组配音”情境贯穿课堂。李老师通过阶梯任务破解教学难点:任务一指导学生对比朗读燕子、青蛙、啄木鸟的相似长句,掌握断句技巧;任务二引导学生体会棉花姑娘三次请求时“盼望→失望→焦急”的情感递进,通过语速变化演绎心情;任务三开展四人小组分角色配音秀,在互动中深化角色体验。识字环节凸显文化内涵,溯源“治”字,动态演示“她”字横变提的书写要点。课堂融合科普知识与情感教育,实现朗读能力、汉字思维与人文素养的协同提升,为低年级长课文教学提供新范式。
【教研研讨】
为有效落实新课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杨老师认为关键在于巧妙运用思维支架。提供范例支架,如关联词模板、“找-说-询”表达路径,规范逻辑表达,解决“意会难言传”之困;提供图表支架,如故事山、情节轴、表格、鱼骨图等,将抽象思维具象化、结构化,助力梳理文本逻辑与关系;问题支架是思维的引擎——焦点问题贯穿主题探究,冲突问题激发深度思辨,开放问题鼓励多元视角,逆向问题训练逻辑推理;活动支架创设真实表达情境,在实践中锤炼理性论证能力。这四类支架相辅相成,为学生搭建从模糊感知到清晰表达、从表层理解到深度思辨的阶梯,切实提升其信息提取、逻辑分析与论证表达的综合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基。
【教学设计】
【活动记录及评价】
【签到表】
【听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