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科本质 创设真实学练场境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体育组第六次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5/6/24 17:11:00 浏览次数:45次 作者:陆培俊
聚焦学科本质 创设真实学练场境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体育组第六次教研活动
5月29日上午第二节课,一节以“合作跑”为载体,探索体育课堂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教研课在操场展开。
本次课由刘娜老师执教,围绕“合作”这一主线开展教学,以“合作操”作为热身活动,使学生在热身活动中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本部分采用尝试体验法、个别展示法、讲解示范法、自主探究法、游戏竞赛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异侧同步的技巧与要领。运用了分层的教学策略,从二人合作跑到四人合作跑,层层递进点面结合,均衡发展。切实有效地进行了个别化指导。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自由的舞台,大胆让学生表现,请学生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发带”道具在练习时可以固定学生手臂,有利于“节奏统一、步伐一致、重心平稳”;分层教学时又可以作为分组的依据,环环相扣,物尽其用,自然巧妙。
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小组在练习加速中出现拉扯现象,需强化“以慢保稳”的初期训练;竞赛环节可增加“最佳配合奖”等多元评价,减少唯速度论。
课后,体育组进行了研讨活动,本次教研活动聚焦“合作学习在体育课堂的实践”,达成以下共识:
1.亮点提炼
巧用“失败教育”:练习中允许失误,引导学生分析脱节原因,深化对“合作”的理解;
器材保障安全:改良工具(宽弹力带+魔术贴)消除安全隐患;
全员参与设计:设置观察员、计时员、加油团等角色,避免部分学生边缘化。
2.优化建议:
可尝试“异质分组”(体能强弱搭配),促进生生互助;
增加“团队口号创编”环节,提升凝聚力表现力;
开发合作跑评价量表(如:节奏同步性/沟通有效性/完成流畅度)。
3. 迁移价值:
合作跑作为载体,其“沟通-协调-共进”的模式可迁移至球类战术、集体舞等教学,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新路径。
本次《合作跑》教研课通过“以赛促学、以练促育”,实现了体育技能与人格培养的双向赋能。体育组将持续探索“结构化、情境化、育人化”的课堂新模式,让运动场成为学生社会性成长的生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