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教学>>阅览文章

南京市诚信小学2025年6月语数外复习课专题视导反馈报告

发布日期:2025/6/17 17:39:56 浏览次数:135次 作者:陆培俊

南京市诚信小学20256月语数外复习课专题视导反馈报告

一、总体情况

为切实落实期末复习阶段教学规范,学校以既定工作计划为指导,统筹部署复习工作。结合学科特点与学情实际,学校定于第18周(6月9日—6月13日)开展语数外复习课专项视导,聚焦复习课教学的扎实性与规范性,通过优化复习策略、精简作业设计,着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避免机械重复训练。视导工作以提升复习实效为核心目标,推动教学资源与方法的共享,促进班级间均衡发展,确保复习过程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需要

二、视导基本情况

本次视导围绕语、数、外三门学科展开,通过随堂听课作业抽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复习课教学现状。视导发现,教师普遍能立足常态课教学基础,结合单元知识体系设计复习框架,注重知识梳理与能力迁移的结合,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在作业布置上,教师主动采用弹性化设计,减少机械性练习,有效缓解了学生课业压力。同时,视导组针对不同班级的学情差异提出针对性建议,如加强薄弱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为后续缩小班级差距、提升整体复习效能提供了实践路径。

、具体分析

上课教师

课名

视导反馈

高子鸣

《期末字词复习》

  教师能够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趣味复习。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教师一直在教室里走动。利用“开火车”等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发言。

   用“摘木瓜”和“摘棉花”的方式进行读音和字形的结合。在读的时候还有拓展,例如“象”和“向”的同音字对比很扎实。

胡静

《二下第7.8单元复习》

本节课第7.8单元复习,胡老师利用练习卷继续巩固所学知识。首先知识梳理回顾讲的知识结合,操作展示生动形象的回顾了所学知识;接着利用梳理知识点来找试卷上对应练习。通过寻找—讨论—总结,巩固相应学习内容,也发展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进度,教学进度合理,数学书与之配套的补充习题已全部完成和批改复批好。

潘辰然

《四下第1.2单元复习》

潘老师课前认真准备并梳理了同学们的习题测试中易错部分及重难点。课件精美,通过字、词、句、文并运用读、拼、写等手段层层递进,易于学生们的再一次巩固。开火车、单独提问、上台书写可见平日里课堂中对学生习惯培养较好。复习中能兼顾全体学生及个别化差异学生。

建议:复习课堂节奏可适当放慢,增加学生书写时间。

史淑君

《数的世界(复习)》

教师抓住复习课“系统性、自主性、针对性、趣味性、综合性”等特点。对复习内容、课堂流程及形式均做了认真充分的准备。通过组织引导学生自主重温教材内容,组内互说所含知识点,促使学生对本板块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整合,再现与建构;通过对易混概念、易错答题进行串联,让学生在“我会判、我会写、我会算”等闯关过程中促使学生认知进一步深刻与内化。整体看本节课方法恰当,扎实有效。

建议:课尾或课后增加一两道综合性习题或思维导图梳理,可使本节课更加的有层次和深度。

胡羊子

《单元复习课》

教室在复习课中紧扣单元核心,一以“周末计划表”“生日派对”等富有生活化的主题贯穿复习,激活学生语言运动动机,避免了机械操作。

建议:多关注班级内学困生,这些孩子对于基础内容理解并不透彻,另外作业布置分层设置应更细化。

臧露莹

期末专项复习

1.分板块梳理已学。课始,臧老师带领学生梳理并听写了前期复习中的易错字词,夯实基础。

   2.专项复习与提升。共性问题进行整体聚焦,本课时重点聚焦字音字形、成语古诗、课文理解等易错考点,带领学生交流分析解题思路,运用归类、理解、整理等有效方法,巩固学习成果,达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

3.课堂参与度高。学生书声琅琅,笔声沙沙,有效进行查漏补缺。大部分学生课后自主按单元分类整理重要知识点,薄弱同学完成老师为其“量身定制”的巩固练习。

建议改进方向:以情境为载体进行语言实践,如字词部分,建议精心设计语境,在运用中识记积累内化,提高学生语文实践和运用能力。指向“运用”的检测,符合新课标“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符合核心素养目标的追求。

王杜鹃

Unit 7 Revision

听课评价及指导意见:

本节课聚焦译林版六下Unit 7“暑假计划”主题进行复习,目标清晰,活动设计贴合单元核心语言功能。
亮点:1. 语言运用:通过“旅行路线设计”“假期计划辩论”等活动,90%学生能熟练运用be going to、will等句型描述计划,并使用because等连词补充理由,语言逻辑性较强。2. 文化拓展:对比国内外暑假活动差异(如“夏令营vs游学”),学生能结合教材内容举例说明,落实跨文化交际目标。
改进建议:1. 分层任务细化:基础层(完成教材P70填空题)与进阶层(撰写旅行日志并配图)需明确区分,强化时态一致性(如I visited...vsI will visit...)。
2. 技术赋能:引入“思维导图”APP(如XMind)辅助计划设计,或布置“Vlog配音”课后任务,提升实践趣味性。3. 内向生支持:增设“计划卡互评”环节,通过匿名评价促进全员参与,减少课堂边缘化现象。
总体来讲,课堂整体有效,但需强化分层指导与技术融合,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活动照片

IMG_256

IMG_256

IMG_256

IMG_256

IMG_256

IMG_256

关于本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流量统计| 校内链接| 版权申明

南京市诚信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大道89号  邮编:211102  联系电话:025-871618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