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教学>>阅览文章

让思维生长可视化——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语文组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5/5/15 10:53:45 浏览次数:31次 作者:潘辰然

让思维生长可视化——

2024-2025学年第学期第次语文组教研活动

【活动方案】

CC5E7FF04FD03D966F82568211244D79

【活动记录及评价】

IMG_3165(20250616-103819)

IMG_3168(20250616-105117)

【教研课展示】

57日下午,语文组全体老师开展了以“让思维生长可视化”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由张丽老师执教统编版一年级单元《荷叶圆圆》,何丹老师执教统编版二年级第七单元课文《青蛙卖泥塘》,杨虹老师开展讲座《小学语文思维可视化教学的实践操作路径》。课后就本次主题语文组老师共同探讨了语文课堂该怎样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首先,张丽老师为孩子带来的学习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荷叶圆圆》,在课的一开始,张丽老师回顾了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揭示了单元主题——多彩的夏日,创造了情境“欣赏荷塘美景”。接着,让学生寻找荷塘的小伙伴,并读一读。张老师带着学生感受四个小伙伴的感受并随文识字,读出小水珠的舒服、小蜻蜓的快乐、小青蛙的愉悦、小鱼儿的自由。最后,通过一首小诗复习本课生字并教授“美、机、朵”,比较几这个部件的写法。

IMG_2240

何丹老师执教的是《青蛙卖泥塘》第一课时,整堂课目标明确,生动高效,为二年级学生打下了扎实基础。教师紧扣“识字写字”与“初步感知”核心目标,巧妙运用随文识字、情境识字(如图片识“牌”、动作理解“吆喝”)、多音字辨析(“喝”)及对比分析(“买”与“卖”的异同)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高效认识了生字,并进行了细致的笔顺与书写指导。初读环节设计巧妙,通过自由读扫清障碍后,利用填空题梳理小动物角色,有效帮助学生把握了故事起因、青蛙初步的吆喝与改造行动,初步感知了情节发展和青蛙“听取建议、付诸劳动”的品质。课堂氛围活泼,朗读指导注重层次,特别是对青蛙吆喝语气的揣摩(从急切到自信),为后续分角色表演埋下伏笔。整堂课将识字、朗读、理解有机融合,重点突出,扎实有效,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深入理解故事内涵与价值观教育(劳动创造美好)奠定了坚实基础。

IMG_2249

【教研研讨】

为了更有效地在语文课堂中落实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语文组老师就“让思维生长可视化”主题展开深度研讨。本次研讨聚焦核心问题:如何将学生内在、抽象的思维过程,清晰地外显并引导其逐步深化?老师们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而务实的研讨。大家结合具体教学实例,深入交流了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尝试的心得。

研讨中形成了几点重要共识与实践方向:一是找准“生长点”,即在预习质疑、文本解读、小组讨论、表达交流等环节中,敏锐捕捉学生思维火花闪现或卡壳的关键时刻;二是巧用“脚手架”,老师们分享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思维任务(如梳理顺序、比较异同、推断因果、建立联系),灵活选用思维导图、流程图、表格、概念图或简单的“思维线”等工具,为学生搭建清晰的思考路径;三是重视“过程性”,强调不仅要呈现思维结果,更要通过引导学生动手绘制、依据图示阐述、在讨论中补充修改图示等方式,让思维从模糊到清晰、从浅表到深度的动态生长过程变得一目了然。大家特别提到,要鼓励学生“画”出想法,“说”清思路,在“可视”中反思调整,实现思维的真正进阶。

与会老师普遍感到,此次研讨聚焦“思维生长”这一核心,提供的策略非常“接地气”,直指教学痛点。通过实例剖析和方法共享,大家对于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更有效地“看见”并促进学生的思维成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多可操作的工具,纷纷表示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积极尝试,让学生的思维在语文课堂上真正“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签到表】

IMG_3167(20250616-105057)

【教学设计】

20250609095727

20250609095937

【教学反思】20250609103003

IMG_3166(20250616-104957)

【听课记录】

IMG_3106

IMG_3105

关于本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流量统计| 校内链接| 版权申明

南京市诚信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大道89号  邮编:211102  联系电话:025-871618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