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德育天地>>阅览文章

家校携手,共育成长——我校组织五年级家长学习《正确看待考试》专家微课

发布日期:2025/6/8 10:46:10 浏览次数:218次 作者:钱园园

家校携手,共育成长

——我校组织五年级家长学习《正确看待考试》专家微课

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缓解家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情绪,特别是引导家长科学、理性地看待考试,我校家长学校20256月初面向全体五年级学生家长,精心推送并组织了《江苏教育家长微课》系列之《正确看待考试》专题学习活动。本次微课由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知名专家陈庆荣教授主讲,为家长们带来了一场极具启发性的心理按摩和科学指导。

一、聚焦关键学段,化解考试焦虑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转折点,学习难度提升,升学压力初显,部分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时,容易产生焦虑甚至采取不当的教育方式。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痛点,我校家长学校特别选取了陈庆荣教授主讲的《正确看待考试》微课,旨在帮助家长厘清认识,掌握科学方法,为孩子营造更健康、更积极的成长氛围。

二、专家权威引领,传递科学理念

陈庆荣教授在微课中,凭借深厚的心理学专业背景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考试的本质与功能。他着重强调以下几点:第一,考试是“体检”,而非“判决书”陈教授形象地指出,考试如同一次学习的“体检”,其核心价值在于帮助孩子发现知识掌握上的“薄弱环节”“增长点”,为后续的学习调整提供依据,而非对孩子能力或未来的最终评判。第二关注过程价值大于结果引导家长将目光从单一的分数排名,转向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掌握的方法以及展现的进步。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培养其成长型思维。第三,家长情绪管理是关键陈教授特别提醒家长,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自身的情绪状态至关重要。过度焦虑、责备或攀比,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习得性无助。家长应保持平和心态,做孩子情绪的“稳定器”和信心的“加油站”第四,沟通协作是桥梁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建设性的沟通,共同分析试卷,查找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同时,强调家校沟通的重要性,鼓励家长与教师积极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3969D241BD94A1BDF6285509D971FA76

三、便捷线上学习,引发家长共鸣

本次活动采用线上推送的方式,方便家长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学习。活动一经推出,便得到了五年级家长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家长们认真观看微课,积极撰写学习心得本次活动也是我校家长学校深化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它不仅为五年级家长提供了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实用的方法指导,有效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更促进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

附家长学习心得:

听完陈庆荣院长的讲座,我特别有感触!原来我们平时总盯着孩子的分数看,反而会让他们更紧张。考试不是为了比谁强谁弱,而是要看看哪里还需要加油。
我家孩子今年五年级,以后我也会改变自己的做法:
1. 考完试先别急着问"考了多少分",而是和孩子一起看看错题,找找进步的空间
2. 平时多鼓励少批评,让孩子知道努力比分数更重要
3. 在家里创造轻松的氛围,考试前给孩子一个拥抱比唠叨一定要考好管用多了
   其实孩子需要的不是我们的压力,而是我们的理解和信任。这次讲座真的让我想通了很多!

                     ——1 潘梓辰妈妈

听了陈庆荣老师的分享,我最大的感受是:家长别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得先懂孩子、陪孩子成长每个孩子学习习惯不一样,有的喜欢自己钻研(场独立型),有的爱在集体中学(场依存型),家长要先看清孩子的特点,再帮着分析哪里学得好、哪里要改进,别一直只盯着分数。成绩只是结果,关键是孩子有没有进步和成长。家长要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让他知道不管考得怎样,爸妈都爱他;家里良好的氛围很重要,要让孩子在和谐和民主的氛围中成长,孩子心里轻松了,考试才不会慌。别总用“别人家孩子”打压孩子,也别啥事都替他做决定。多问问他的想法,让他自己参与规划学习和生活,他自己想学好的内驱力,比家长逼出来的更持久。养孩子就像种小树,别急着看它多高多壮,先把土松好、水浇够,根扎稳了,自然会长得直、长得旺。家长的“考试”,就是陪着孩子慢慢走,别总盯着终点,路上的每一步成长都值得点赞。

                                                ——五1  黄泽周家长

考试是孩子学习途中的必经关卡,若出现焦虑,家长要耐心倾听并给予引导。平时要注重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制定合理目标。应让孩子明,考试是对知识的查漏补缺,成绩并非衡量一切的标准。陪孩子科学备考,考后理性分析,帮助孩子以平和心态应对考试与生活挑战。  

                     ——五3 石靖瑶妈妈

作为家长,我始终坚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终身受益的习惯,而非追逐某次考试的分数。孩子从一年级起就自主规划作息、独立完成作业并主动检查,这份自律源于我们对学习习惯的早期引导——学习是贯穿一生的旅程,唯有夯实习惯基石,才能在漫长求知路上稳步前行。

当孩子偶尔发挥不佳时,家庭始终是她的温暖港湾。我们从不以成绩苛责,这种包容让她学会以平和心态看待起伏:考试只是阶段性的成长刻度,错题本里藏着比分数更珍贵的进步密码。我们常带她参与烹饪、家务等家庭事务,让她明白学习只是生活的一抹亮色,当孩子在烟火气中感知生活的多元维度,便不会被“考试焦虑”束缚,反而能以轻盈姿态投入学习,这份松弛感恰是高效成长的催化剂。                                  

                     ——五3 郑典妈妈

观看《正确看待考试》后,我收获颇丰。考试只是检验孩子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而非衡量孩子全部的标尺。作为家长,我们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引导他们关注学习过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无论成绩如何,都应鼓励孩子,让他们在考试中发现不足,调整学习方法,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五4  家长

看完《正确看待考试》视频,深有感触。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的进步和成长更重要。我们要摒弃唯分数论,关注孩子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给予他们更多理解与支持。教会孩子正确看待考试,让他们在面对成绩时能保持平和心态,积极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五4  家长

关于本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流量统计| 校内链接| 版权申明

南京市诚信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大道89号  邮编:211102  联系电话:025-871618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