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师工作室>>何建宏名师工作室>>阅览文章

传统文脉庆佳节,匠心工艺续华章

发布日期:2025/4/3 15:02:55 浏览次数:38次 作者:何建宏

传统文脉庆佳节,匠心工艺续华章

                             ——江宁区中小学美术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活动报道

2025327日下午,以“传统文脉庆佳节,匠心工艺续华章”为主题的江宁区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活动,在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的校园里拉开帷幕。本次参加活动的人员有:南京江北新区中小学美术教研员黄绍老师、南京市初中美术学科带头人金祎老师南京市小学美术学科带头人何建宏老师,以及江宁区小学美术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观摩课学习、讲座分享与研讨交流几个环节,旨在助力教师理论素养、业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此次活动依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精神,落实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体验活动,并且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表现方式和途径,提升艺术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共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课堂展示

IMG_256    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陈菲菲老师呈现了本次活动的第一节展示课——《风筝》陈老师以《风筝》第二课时“风筝大赛”情境导入,开展“传统工艺我研究”的学习单融入课程之中,师生共同讨论观察风筝实物,探究制作风筝的“四艺”——骨架、糊筝面、绘花彩、放风筝。在绘制筝面环节,教师以“秘笈宝典”引导学生绘制出蝴蝶、金鱼等传统纹样的风筝。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学生不仅体验了制作风筝的乐趣,更深刻理解了清明节踏青放风筝的文化内涵。

IMG_256

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邓雪飞老师呈现了本次活动的第二节展示课——《粽儿香满堂》师生共同回忆与探究仪式满满的端午节习俗,学生们通过“盲盒猜粽”游戏认识了不同形状的粽叶运用“剪、画”的方法表现粽叶,利用“揉、压、捏”的方法制作粽叶的馅料,最后制作了三角粽、竹筒粽糖果粽不同形状的创意粽子。在“粽情端午作品展”上,学生们互相分享了自己的粽子礼物,最后邓老师拓展了嘉兴粽子博物馆的文化知识,鼓励学生在端午节来临之时与家人一起包粽子,共同品尝历史悠久的传统美食,互道一声“端午安康!”

IMG_256

南外仙林分校紫东江宁学校卢梦纯老师呈现了本次活动的第三节展示课——《漂亮的灯——宫灯》老师通过微视频向学生介绍宫灯的历史与寓意,从隋唐的庆典用途到现代的装饰功能,宫灯的温暖与希望深深打动了大家。在小组合作环节,学生们共同讨论合作完成灯窗图案、粘贴灯身、添加流苏装饰,最终完成了一盏盏精美的六角宫灯课堂尾声的“造型表现家”评选活动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通过本课,学生们不仅感悟历史优秀的宫灯文化,同时也提升学生们制作传统宫灯的工艺技巧  

IMG_256

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的赵佳妮老师呈现了本次活动的第四节展示课——《既见鱼灯》赵老师课上带领学生走进非遗鱼灯的世界通过观察鲤鱼结构、装饰鱼鳞纹样,学生自主总结鲤鱼形态的简化与夸张方法。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合作完成鱼头、鱼鳍等部件的制作并且展示阶段性制作鱼灯成果,师生及时总结制作方法与调整制作鱼灯的细节处理。动态展示环节中,各小组分享了创作细节和寄托的祝福,如“年年有余”“吉祥如意”。通过本课,学生深刻感受到鱼灯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呼吁学生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二、讲座分享


IMG_5186

   为落实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精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课程开发能力南京东南实验学校陆荣华老师开展了一场题为《小学美术融入非遗教学的实践研究》的专题讲座。陆老师展示多样化教学手段,还原非遗的魅力,深度挖掘非遗进校园的经验做法,将非遗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增强文化认同感陆老师还指出非遗进校园未来的深化方向以孩童的角度深挖非遗,将继续开展更多非遗主题课程听课教师纷纷表示备受启发。

三、研讨交流

IMG_9542
   南京江北新区中小学美术教研员黄绍老师对本次活动“传统文脉庆佳节,匠心工艺续华章”艺术体验活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浸润发表感想。黄老师指出传统文化进校园应融入到学生实际课程之中,促进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感受和艺术体验的萌发,在实际美术课程中丰富学生学生的审美认知和艺术体验。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何建宏老师对赵佳妮老师的《既见鱼灯》一课做出深度评价:鱼灯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课程能引导学生了解民间工艺的造型、色彩象征,增强文化认同感,通过赏析传统鱼灯作品,提升学生对传统装饰艺术的审美能力。同时,何老师提出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应尊重文化传承方向与工艺实操,课程内涵与文化理解、艺术表达与实践操作,有利于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形成艺术思维和文化共鸣,从而守正创新。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金祎老师着重讨论了将非遗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程是文化传承与美育结合的创新实践,小学阶段的非遗美术教育不是培养手艺人,而是播撒“文化DNA”。例如当孩子能用青花纹样装饰自己的滑板,或用皮影原理制作生日贺卡时,传统便真正完成了现代转译。这种传承不是复刻过去,而是让古老智慧成为当今儿童表达自我的新语言。

本次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活动为美术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会将活动中的所看、所听、所学运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也将重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工艺实践能力,追求卓越的文化传承精神,共同促进江宁美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撰稿:邓雪飞

       校对:张 晨  

       审核人:何建宏

关于本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流量统计| 校内链接| 版权申明

南京市诚信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大道89号  邮编:211102  联系电话:025-871618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