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发布日期:2024/5/20 12:26:30 浏览次数:626次 作者:袁梦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也是一篇回忆录。通过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于1943年在父亲被害十六年后回忆其父亲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与敌人坚决斗争的情景及被害后一家人的悲痛之情,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无比敬仰与深切怀念。文本中的许多语言文字含蓄耐嚼,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鲜明,运用了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直接描写主要人物的言行、神态等和对比描写不同人物的方法来表现李大钊的精神品质。本节课我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借助“金陵微校”平台,建构语文智慧课堂,营造“智慧型”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改革和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本节课我主要分四个部分教学,首先:借助资料,初识人物。学生根据查阅的李大钊资料,了解他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明白十六年前是1927年,十六年后是1943年,本文就是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回忆父亲李大钊的散文。其次:初读课文,梳理脉络。文章脉络清晰,引导学生根据时间说一说每个节点发生的事,这样文章的结构也就清晰明了了。接着:品读语句,感悟形象。这一部分重点学习第一个板块“李大钊坚守”,通过品读语句,读出李大钊关心子女和无私无畏的形象。最后:复习巩固,指导书写。引导学生关注“避、僻”的共同点,了解“僻”:单人旁表示人的品行不端正,右面的“辟”有刑法义,受刑者多是品行不端之人,这个字本义是品行不端,用于地域指偏僻。“避”:身带刑具的罪犯越狱而去,希望能逃避刑罚,本义是躲避。
备课的过程中,我不断思考:我们不能是为了技术而用技术,而是去用好技术,让技术去服务课堂,让技术更好的融合课堂,那么语文与信息技术如何更好的融合呢?利用平板教学如何让学生“智慧学习”?于是我深入学习课程的基本理念,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学的规律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金陵微校”是一个互动教学平台,具有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关注人物神态、言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被捕前关心子女的父亲形象和忠诚于党的革命者形象”,我始终围绕一个主问题“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怎样的革命者?”展开教学。父亲的形象学生很容易理解的,但作为革命者形象是有些难度的,因此课前我要求学生搜集、查阅资料,了解当时中国的情况,认识军阀割据形势下,李大钊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危险性及李大钊生平。将学生查阅的资料进行整合放到“金陵微校”里的“资料包”里,在上课之前统一发送给学生,这样课堂上学生可以多方面、多角度的认识李大钊的革命者形象,深刻理解李大钊说的话,这一环节的设计,也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最后通过“拍照上传”可以看到所有孩子的书写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但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
课文所处的时代离学生较远,学生很难真正走进文本,总感觉有些浮于表面。此外这次上课的不是自己班级的学生,对于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的不是很深入,就一直担心课堂教学的时间问题,结果导致课堂中学生说的还是少了。我明白教师必须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语文组的老师们也提出了是否可以用“金陵微校”中的“观点云”,让学生自由发表“你认为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怎样的革命者?”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展开教学。这一点在备课的时候我也想到了,但是没有想好在什么时候用,如何能完美的融合,还需要认真思考。
磨课的过程是“痛并快乐”的,每一次的磨课都在慢慢地成长。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认识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情感共鸣和历史责任感,以及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将是我接下来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