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发布日期:2024/5/20 11:26:09 浏览次数:580次 作者:杨虹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于1943年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时写的。在这篇文章中,她从女儿的视角出发,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除开头外,按时间顺序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四个重大事件,还原了一位坚贞不屈、忠于革命、不怕牺牲的革命者形象,和一位关爱家人、和蔼可亲的父亲形象,表达了对反动派残杀革命者的痛恨,以及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本节课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在教学过程中,紧扣主问题“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怎样的革命者”,让孩子按照课文顺序进行梳理归纳,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组内交流再进行全班汇报,孩子们畅所欲言,从言行、神态、心理等细节刻画入手,感受人物形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这篇课文距离现在时间久远,学生很难入情入境感受到当时李大钊所处的严峻危急的局势,为此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任务,查找有关当时社会背景、李大钊从事的工作等资料,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在课堂中,还利用了金陵微校平台,提前给学生发送李大钊遭受酷刑的资料包,当学生看到这些文字和照片后,就能更深的感受李大钊“平静而慈祥的脸”这一神态描写。在课堂最后,留给孩子们10分钟的时间完成补充习题,进行复习巩固,完成后同样利用金陵微校平台及时进行反馈评价,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完整连贯,基本达成教学目标。

在教完这节课之后,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对于革命类的文章,到底该怎么教。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着眼资料补给,解决“疑难点”。革命文化散文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时代距离、认知距离、情感距离、价值距离等。因此,背景资料、关联资料的筛选和使用,对于理解革命文化散文尤为重要。难点在于这些资料由谁来搜索、整理,选哪些资料介入到文本学习中最为恰当,在怎样的理解节点介入才合适。《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有较多的事件空白点、理解疑难点,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相关资料。在资料的补给上,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负责,其中学生应扮演主导角色,负责绝大部分资料的补给,而相对较小的部分由教师负责提供。在资料的内容选择上,为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李星华的个人情思,应兼顾写作内容资料和写作意图资料。在资料的呈现节点上,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的教学逻辑,结合学生的疑难困惑之处、情感疏离之点,适时呈现相关资料,由此达到“文”“史”结合、“学”“思”共生、“知”“情”统一的目的。教师要通过反复的资料补给,加深学生对李大钊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的认知,引领他们品味李星华对父亲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关于本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流量统计| 校内链接| 版权申明

南京市诚信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大道89号  邮编:211102  联系电话:025-871618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