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3)繁星中队清明节红领巾寻访教育活动
发布日期:2024/4/11 10:45:47 浏览次数:760次 作者:张丽
清明节繁星中队红领巾寻访教育活动
——方山烈士公墓
01 红领巾寻访意义
教育少先队员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基因,坚定思想信念,激发爱国热情,共同营造崇拜、学习、捍卫英雄烈士的浓厚氛围,在仪式熏陶、沉浸式情景、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少先队学习教育的有效性、感染力。
02 红领巾寻访目的
到方山烈士公墓,祭奠两位年轻的烈士:马金牛和郑德胜。
03红领巾寻访小队
南京市诚信小学繁星中队:
包昕革、程宇桐、都广川、郭骏天、马一宁、李锦诚、沈皓轩、孙伟哲、田释文、吴高泽、许安泽、虞家诺、赵德龙、张子馨、朱献博、朱子墨
04红领巾寻访过程
2024年4月4日清明节,我们繁星中队的红领巾们又出发了,来到方山烈士公墓,妈妈们虔诚地为烈士们手工编制花环。
聆听烈士们的故事:
1977 年3 月江宁县革命委员会为纪念在方山作战牺牲的马金牛、郑德胜两位烈士修建墓地。抗日战争时期,江宁区是新四军创建的茅山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在这里二十几位青年小伙组成的“小鬼班”艰苦斗争,多次抵御日伪军的进攻,牺牲后也葬在此地。方山烈士公墓是1996年在马金牛、郑德胜两位烈士墓的基础上兴建的。
抗战期间,方山地处宁溧公路道口,是日伪军来往于南京、秣陵、溧水间的必经之路,新四军依靠这一易退易攻的有利地形,经常埋伏沿线,随时袭击过往之敌。
1943—1944年,中共江句县委在方山区组织民兵,建立交通站、递步哨,白天监视日伪军的行动,晚上巡逻放哨,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
出生于1924年的马金牛烈士是江苏丹阳人,出身贫寒,8岁起,马金牛就为地主放牛。1938年,新四军进至丹阳。马金牛参加了新四军。奉茅山独立团一营二连指导员朱之生之命,马金牛又带了20多个少年入伍,以其中12人成立了“小鬼班”,他担任副班长。
马金牛入伍后表现很好,每天认真学习军事技能,不断提高政治觉悟,不到两个月,他就当了班长。“小鬼班”的战士们在他的带领下,犹如一群小老虎,作战非常勇敢。
1941年1月,4000多名日军在溧阳塘马包围了新四军十六旅旅部和苏皖区党委机关。为掩护旅部和党委机关突围,马金牛率“小鬼班”坚守戴家桥阵地,阻击了十多倍于己的敌人的疯狂进攻。战斗中,马金牛和战士们打垮了日军一次次的进攻,掩护大部队顺利突围。战斗结束后,“小鬼班”和马金牛名扬江南战场,他们的英勇事迹上了《火线报》,新四军战士还编了一首歌谣赞颂马金牛:“小英雄,马金牛,带领小鬼班,死守戴家桥,狠揍鬼子威名传!”
1942年4月,朱之生调任江宁县军事科长兼警卫连连长,马金牛和“小鬼班”战士随之加入了江宁县警卫连。1943年8月,江宁县警卫连部分战士和县机关人员在方山附近的李家庄宿营。拂晓时分,凤凰山据点的日伪军前来扫荡,包围了宿营地。马金牛率先发现敌情,随即率“小鬼班”向外猛冲。敌军猝不及防,被赶出村外。在追击中,马金牛被隐蔽在瓜田里的日军射中腹部,他忍痛继续作战,又被击中头部,壮烈牺牲。
在马金牛等人的有力掩护下,大部分战士和机关干部顺利突围。战斗结束后,马金牛被葬于方山南坡,朱之生亲自在墓碑上镌刻“民族英雄马金牛之墓”九个大字,以纪念这位19岁的抗日英雄。
郑德胜烈士是江宁县抗日民主政府下属的方山区区大队的副大队长。1944年年底,郑德胜率部护卫江宁县方山区区长徐力等干部,到方山附近执行抗日任务,1945年元旦,宿营地遭到了日伪军的偷袭。为了掩护战友从敌人的围攻之中突围,郑德胜在作战之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郑德胜牺牲后,与马金牛一样,也安葬于方山,长眠于这片他们用生命守卫的热土上。
红领巾队员们手持花环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沉重的步伐一阶一阶地进入公墓园区:
红领巾队员们一个接连一个地上前向烈士们敬礼默哀:
红领巾队员的家长们向烈士致敬默哀:
05红领巾寻访感受
程宇桐:走入方山烈士公墓,我情不自禁地严肃、庄重起来。这里埋葬着一位牺牲时年仅19岁的勇士马金牛和另一位掩护战友突围牺牲的郑徳胜。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投身于革命事业,用生命守卫着这片热土,用短暂而壮丽的一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当站在墓碑前时,我浑身充满了力量,心中默道:请前辈们放心,祖国现在很好,我们能吃饱穿暖,祖国的未来有我们,我会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继续捍卫祖国的和平。
张子馨:一条山路弯上去,便是让人一眼肃穆的方山烈士公墓,它没有雨花台烈士陵园的风景名胜,也不及中山陵庄严雄伟,但是这里曾经也是日伪军来往于南京城区、秣陵、溧水间的必经之路,重要道口,二十多位年轻的生命,为了抗战长眠于此,这座公墓就是为其中一位年仅19岁的马金牛和郑德胜两位烈士修建的。可能这两位名字没有董存瑞、黄继光……的名字耳熟能详,然而,他们也是一样的英勇无畏,值得我们永远缅怀!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千千万万位这样无私的甚至无名的英雄们用热血和宝贵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好好学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安生活,坚定平安中国、世界和平的信念!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深的缅怀。革命先烈精神将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继承发扬革命先烈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传承先烈遗志,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崭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