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4月诚信小学信息科技校内教研
发布日期:2024/4/3 19:59:46 浏览次数:629次 作者:杨小勤
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4月诚信小学信息科技校内教研
2024年4月3日,南京市诚信小学信息科技组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信息科技学科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中的课堂展示环节是由杨小勤老师带来的三年级《保护数据安全》一课的教学展示。本课是结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版)第二学段(3-4年级)“数据与编码”模块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
杨老师通过真实情景拍摄视频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和探究的过程中上升学习高度。本课的内容说理性较强,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不宜以讲授的方式进行宣讲与灌输,杨老师依托真实情境中的视频案例,学生在分析、质疑、讨论,发现不恰当的行为和潜在的数据安全风险,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尝试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认识数据安全的意义,形成在线社会责任的安全观。
本课中杨老师教学设计中共有三个问题贯穿问题链,以“随手扔快递盒子”“连接免费wifi”的视频,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展开“想一想”、“议一议”、“辨一辨”三个活动,三个活动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层层递进,学生也能更好地接受。最后通过“拖一拖”小游戏,在板书上呈现设置安全密码的规则,与主题相呼应,小组汇报后适时评价,通过小活动,培养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保护好个人数据安全的意识。
课堂展示之后,信息科技组对杨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随后针对课堂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就新课标新教材下整个课堂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放开教学,在情境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进行表达时,首先依托学生学案,同时如何在课堂中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和情境需求,课堂还给学生方面老师们探讨交换了自己的意见。
本次教研,给信息科技组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切磋的好机会,更调动了我们不断学习、共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积极性,切实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活动方案】
【听课记录】
【签到表】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根据叶澜教授的观点“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有效率的,有生成性的。”从新课标的角度出发,本节课围绕学生体验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依托真实情境中的视频案例,去分析、质疑、讨论。
我从三个维度来分析本节课的反思:真问题,真实践,真生成。
1.实际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部分的内容说理性较强,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不宜以讲授的方式进行宣讲与灌输。在本课教学中,依托真实情境中的视频案例,学生在分析、质疑、讨论,发现不恰当的行为和潜在的数据安全风险,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尝试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认识数据安全的意义,形成在线社会责任的安全观。
这种真实情境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实践活动展现学习动态
课程的设计巧妙地结合了理论与实践,不仅安排的内容合理分布,还鼓励学生在互动和实践中学习,让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真实情境中实践,如“随手扔快递盒子”“拆掉的快递盒会泄露哪些敏感信息”“连接免费wifi”“为什么连接免费wifi会被盗号”“如何设置密码更安全”等。
3.有效方法促成课堂生成
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通过问题导向、合作学习等手段,不仅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更为他们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空间,从而有效促进了学生在课堂的生成。
但综观整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1.课堂突发情况处理不够全面。在课堂分享环节时,学生们积极举手表现欲望很强,没有提前了解学生的制作状况就选择了展示的学生,后来学生展示到任务二为什么连接免费wifi会被盗号学生因为输入有误而教师并没有预设该环节,直接卡住,后来在引导下说出了他不太自信的想法,时间也耽误得比较多了,老师也比较着急就这样过去了。后来想想虽然引导学生说出想法了,但是在当时没有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反馈;选择展示之前也可简单地对展示的作品进行了解,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也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2.情境的导入和各环节的过渡还需要优化,从视频中图书馆账号被盗号如何过渡到让学生在电脑上实际操作有些生硬,显得“为操作而操作”而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那么感兴趣,甚至是有点陌生,不是这个年龄阶段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
3.拓展任务的难度偏高,最后拓展到国家数据安全,国安无小事,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做出准确分析和阐述的学生也不是很多,这一环节的课堂氛围不是很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