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现代与经典”(数学专场)
发布日期:2017/4/24 11:33:18 浏览次数:784次 作者:55694
南京市诚信小学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外出培训记录
主题 |
第24届“现代与经典”(数学专场) |
主讲人 |
潘小明、蔡宏升、黄爱华 |
日期 |
2017年4月23日 |
心 得 体 会 |
刚开始听蔡宏升老师的“面积的意义”说实话没怎么明白为什么那样教学,因为花很多时间在“面”的认识及感受上,在下面听课的我心中很疑惑,这课的重难点该如何突破。听完整个课,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感受,在孩子们刚接触“面积”这一概念时,蔡老师让孩子们重在感受“面”,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然后通过解决生活铺瓷砖的例子,感受面积中的“积”的意思。通过孩子们上课的反应来看,教学效果不错。这不禁让我想到,如果让我拿到这节课会怎样设计教学,我极大可能把教学时间大多放在教学面积的计算上,而轻视对面积的感受,其实恰恰是我们认为孩子们会的认识越是薄弱,数学上的感受,从事物的本质去了解不仅仅是为了后面知识的学习,在多感受的基础上促进孩子们创新思维以及逻辑思维的发展。 黄爱华老师的报告听来也十分受用,他提出“你对文本理解的程度,决定你课堂教学的深度和高度”,其实就在不久前,百小张丽丽老师给我们培训时也强调这一点“尊重教材”,对于我们青年老师来说,在备一节课时,教材是最基础的参考,越是最基础越是需好好研读,教材的例题、问话以及相关知识点出现的顺序都需想明白。在仔细研读教材此基础上,要想上好一节课还需纵向读,读这一课时在整个知识框架的位置及作用,使得知识有连贯性和整体性;除了纵向读还需横向研究,通过其他老师的课堂教学以及教学反思合理确定课中知识点的处理,挖掘本课时的亮点,让数学课有趣起来。 记录人:陆培俊、吴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