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技术>>阅览文章

信息技术服务教还是学?

发布日期:2016/9/17 0:00:00 浏览次数:1204次 作者:AdminJN319

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具个性化和互动性,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但过度使用信息技术,也使课堂教学热闹有余而深度不足。一线教师该如何合理、恰当地使用好这些现代化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到底服务于教还是学?

 

这是现代教育不可回避的手段

任何的教育手段或工具都有其优缺点,关键是我们如何使用,如何对待。如果因为我们不会使用教室的网络信息设备,或因过度依赖高科技工具而妨碍了正常的教学,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这绝不是信息技术本身的错。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教育品质的提升,是必须也是必然的。

教育应该是站在社会发展最前沿的行业之一,我们当然不能因某几堂课信息技术使用不当影响了教学效果就废弃本应发挥更佳功能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革新就是教学手段与工具的变革,因此信息技术必然是服务于教。

教学手段的改革只有两个目的:一是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提高教学效率。而教育的本质与核心则永远不会改变。

比如,语文课堂信息技术运用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快地提高语文能力,更多更牢地掌握语文知识。因此,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时,教师的重点在于创设体味语言的情境,更快捷更丰富地提供语文学习素材,更多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方便地汇总学情反馈等几方面。如果舍此目的,去追求画面如何精美、衔接如何新颖,视频如何有趣,都与语文教学的本质无关,自然都不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目的。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张长松)

 

服务要适度

信息技术即便是服务于教,其落脚点终究是为了教会学生学。当下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技术运用过度。

一堂课,要不要用信息技术?如果要用,什么地方用、怎么用?依据都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但有的教师,把学生的学理解为灌输,因此信息技术被“充分”运用于应试教育:加大训练量,加快教学进度,加快反馈速度。

信息技术运用适度才有助于学生的学。我以为,小学阶段慎用、少用信息技术。以语文学科为例,学生的想象力正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过度运用信息技术授课,学生的想象力容易出现“懒惰”状态,导致发展不健全。比如,阅读文字,学生自会出现画面;画面的内容,因人而异,会出现“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过早地定格在“一个哈姆雷特”的形象上,伤害了学生想象力的发育。再比如,有的教师喜欢运用信息技术将字典上的解释出示后供学生选择。表面上看“效率”是高了,殊不知,查字典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教师忘记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生不会学的表现之一是不会问、不会想,许多时候是问了也白问、想了也没用,因为教师有“标准答案”;所以学生只需要等待和接受。如果信息技术能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批判思维的复苏、发育和成长,那才是最好的服务于学。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薛元荣)

 

信息技术不是为了表演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确让课堂教学增色不少。但是,信息技术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只是一个表演的平台,一个为“优质课”而课的表演。

许多教师只是通过学校的培训,能打个文件,上网搜个资料,学习制作简单的PPT,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大多数教师坦言:学校要求用计算机上课,主要是两方面应用,一是当作投影仪,二是转别人的课件。因此,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目前还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那么,做一个课件,又需要多少时间?对于精通信息技术的教师来说,做一个带有flash的课件,估计需要一周的时间。但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上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备课、考试、阅卷、各种会议,这些都占据了教师太多的时间。这么多的业务量,教师哪还有时间静下心来做课件?

现在的课堂,大多数教师关注的还是成绩。课上得再好,讲得再精彩,对于学生来说,不如多做几道题实实在在。所以,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信息技术的深层运用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因此,除了为了表演而上的优质课和公开课,信息技术还是与学生无缘的。

“互联网+”时代来了,但信息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一段路途,希望寄托在未来!

(山东省栖霞市蛇窝泊中心小学:鲁言平)

 

不能把课堂变成电影院

信息技术的运用成功与否,不能单看课件制作得多好,更要看是否激活了课堂,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将课堂教学内容变抽象深奥为直观简单,激发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探究欲望,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愉悦氛围,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是要适时,避免随意性。可以在学生出现审美疲劳、缺乏激情、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状态下降时,结合学科内容适时展示运用,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度被激发。二是要有用,避免作秀。可以在学科教学内容抽象深奥、学生不易理解时展示运用,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形象、更直观,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帮助学生理解。千万不能单纯为展示教师的能力而在课堂上玩花哨、做秀场,千万不能滥用,不能把课堂变成电影院。

(四川省广安市教育体育局:钟乐江)

关于本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流量统计| 校内链接| 版权申明

南京市诚信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大道89号  邮编:211102  联系电话:025-871618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