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手指》教学反思

发布日期:2022/3/7 15:54:14 浏览次数:4073次 作者:吴佳

《手指》教学反思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散文,这篇课文通过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全文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语言通俗易懂。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1.教学效果(思效)

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我将课后习题第一题说说五指各有什么作用布置为预习单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前进行感知。在预习单的设计上,问题比较单一,可以适当加入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来讲解易错字,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体会丰子恺先生语言的幽默风趣,因此在重点教授大拇指部分,我提出找出你觉得幽默风趣的语句这一问题,让学生去体会说感受。这一部分我抓住拟人和连续举例的写作方法,结合学生的汇报内容,对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赏析,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描写大拇指姿态和性格时的幽默风趣。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然后用关联词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在描写大拇指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连续举例的表达作用。

通过上一自然段的学习,我教授了学生分析课文的方法,因此在学习食指的内容时,我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并组织同桌间进行交流汇报的活动。一人找语句,另一人说感受。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基本能够找到相关的语句,并结合上一段学习的方法对文本进行分析。但连续举例的方法学生掌握的还不够牢固,需要加强。

2.教学收获(思得)

修辞手法,助力语言生动。

运用修辞手法描述事物特征,能够让语言生动起来。分析写大拇指自然段时,我从姿态和性格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让学生找到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这句话,引导学生关注拟人的修辞手法。接着在分析大拇指最肯吃苦性格的部分,我让他们细读了这个自然段,抓住句子例如拉胡琴,总是其他四指按弦……却轮不上他。作者运用连续举例的写法,风趣幽默,把大拇指当成人来写,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勤勤恳恳的特点,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活泼,把大拇指的作用描写的淋漓尽致。

这节课我还将课后的小练笔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五官,学生在课堂上基本能够按时完成小练笔,但部分学生对写作方法的运用还不够到位。

3.不足之处(思失)

反思整堂课,仍有一些遗憾:

在介绍这篇文章的表达时,只是告诉学生:课文介绍手指的每一个特点时,都是先提出观点,再举例子进行论述。我应该让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学习作者运用修辞来具体生动地描写五官的特点。另外本节课对于学生小练笔的评价还不够到位,应该紧扣住拟人和连续举例的写作方法,使得课堂习得的知识能够更有效的落实。

关于本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流量统计| 校内链接| 版权申明

南京市诚信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大道89号  邮编:211102  联系电话:025-871618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