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迎面接力跑》教学反思
发布日期:2021/12/17 12:10:05 浏览次数:4526次 作者:刘娜
小学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上课地点:南京市诚信小学 授课教师:刘娜
教材参考:省编《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 水平二 三年级 P10
学习阶段 | 水平二 | 班级 | 三(2)班 | 人数 | 43人 | 单元课次 | 7-5 | ||||
学习目标 | 1.知道迎面接力跑传递物体的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迎面接力传递物体的动作方法,80%的学生能够较好地进行持物快速跑,并正确传递物体,20%的学生能做到快速启动,传递物体安全且快速 3.在合作跑的游戏中,能够分享与同伴共同进步的快乐 | ||||||||||
教学内容 | 1.跑:迎面接力跑(各种方式传递物体)迎面换物接力(迎面接力对三年级来说过于简单,安排可加入计时等提高动作技术难度) 2.游戏:双人合作跑 | ||||||||||
教学重点 | 迎面接力、传递物体的方法 注重换物时机、会快速起跑 | 教学难点 | 同伴之间协同配合 | ||||||||
教学过程 | 学练 内容 | 教与学活动 | 教学组织与要求 | 运动负荷 | |||||||
次数 | 时间 | 心率次/分 | |||||||||
准备部分
| 一、课堂常规及导入
二、热身活动
| 1.集合队伍,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1.带领学生慢跑2-3圈 2.行进间做徒手操练习
| 组织:四列横队集合队形 要求:学生精神饱满
组织:四路纵队行进 要求:队伍整齐,学生精神饱满 | 1
1
1
|
3
2
| 85
125
120
| |||||
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
|
一、跑:迎面接力跑
二、游戏:双人合作跑
| 1.集体练习原地高抬腿跑和后踢腿跑
2.八路纵队15米迎面接力跑(击掌)
3.讲解右手传递接力棒的方法,请一名同学配合示范
4.八路纵队相距5米,依次慢跑进行右手传递接力棒,右错肩跑过的动作练习
5.八路纵队15米迎面传递接力棒跑的练习
6.示范持球跑和传递球的动作,组织学生四路纵队20米迎面传递球跑练习,从一个球到传两个球
7.讲解游戏的名称、方法和规则,并请两位同学协助示范方法。
8.分四组进行尝试性合作练习后,进行游戏比赛
9.终极挑战赛(视情况而定)
| 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学生认真练习
组织:练习队形如下图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示范讲解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X 要求:认真听讲,严格遵守课堂秩序,认真练习
组织:
☆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 2
2
1
2
3
3
1
2
1
| 1
1
1
2
3
2
| 125
130
120
125
135
145
130
140
| |||||
结束部分
| 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 1.带领学生伴随音乐做放松练习
2.小结本课所学内容,点评上课情况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收还器材 | 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认真练习
组织:四列横队集中队形 要求:积极思考课堂内容
| 1
1
1
| 2
| 120
105
95
| |||||
教学用具 | 接力棒4根,垒球4个,软球8个 | ||||||||||
运动负荷预计 | 平均练习密度 | 42.5%左右 | |||||||||
平均心率 | 约125次/分 | ||||||||||
课后反思 | 1、以点铺面展开教学,思考更深层次的教育模式,不局限于常规的示范讲解练习,教案设计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参,总之要结合学生实际 2、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提示动作技能要点,帮助学生掌握,让学生自己体会动作的差别,并最终掌握动作 3、要结合实际设计教学内容,比如这节课的迎面接力在运动会中有出现竞赛,可以在设计内容时加入运动会背景,帮助学生体会集体荣誉感,感受团结协作、学会团结协作。要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4、教学内容设计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有所改变,可以抓住一个点,通过各种练习来完善、锻炼并提高 5、上课(正儿八经的)较少,课上学生比较兴奋,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常规还有待加强 6、器材场地准备不够充分,课前准备不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