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知海,领航未来
发布日期:2021/10/28 16:59:03 浏览次数:1423次 作者:洪君
竞逐知海,领航未来
——附中分校片小学数学“教海探航杯”课堂教学竞赛
依据教育局教学工作的要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目的,聚焦课堂教学,2021年附中分校片小学数学“教海探航杯”比赛于10月27日在我校承办,参与竞赛的有有八位老师,分别是来自将军山小学的陈彩萍老师、禄口第二小学的张建红老师、秣陵小学的乔玺卉老师、附中分校的胡曦茜老师、芳园西路小学的陶帮宏老师、弘景实验小学的徐冬老师、未来科技城小学的戴芬老师以及我校的陆培俊老师,除此之外,此次竞赛邀请了七位专业评委老师来现场进行考核、打分。
上午第一节课由将军山小学的陈彩萍老师执教,课题为《认识线段》,属于二年级的内容。陈老师的课堂活泼生动,趣味浓厚,由绳子、毛线上的“线段”逐渐引入到数学几何中的线段,由直观到抽象,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并且在创造线段的活动中,陈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操作素材,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除此之外,陈老师还贴心地为大家准备了小锦囊,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创造,增强了孩子学习的信心。
第二节课《用字母表示数》,由禄口第二小学的张建红老师执教,上课之初,张老师呈现了微信红包的图片,让学生猜猜红包里有多少钱,由未知的红包引出用字母可以表示未知数,还可以用字母式表示数量关系和公式,这样贴近生活又有趣的导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整节课流畅完整,非常细腻。
第三节是由秣陵小学的乔玺卉老师带来的《用字母表示数》,乔老师用空空的蓝盒子导入,通过不断改变其中彩笔的数量让学生明白:数学上确定的数可以用具体数字来表示,而不确定的数可以用字母表示。除了蓝盒子,还有与之有关系的红盒子,整节课由盒子里的数量以及盒子间的数量关系的变化串联起来,很有创意,值得一提的是,乔老师评价语丰富,对于学生的点评为整节课增添了色彩。
上午第四节由附中分校的胡曦茜老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虽然是高年级的课,但胡老师亲切自然的语气让整个课堂氛围变得轻松起来,上课之初直接用书本上的例题“三角形”导入,对于确定的数,学生都能很快找到,接着,胡老师出示一袋三角形让学生猜,引出不确定的数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用字母表示。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个数,在展示的过程中,胡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讨论、点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不仅着重引导孩子掌握新知,还强调了联系旧知的重要性。整节课的设计精简但不失深度,层层递进,恰到好处。
下午第一节课由本校的陆培俊老师执教,课题也是《用字母表示数》,陆老师的课用旧知唤醒学生对于字母表示数的回忆,接着,通过谈话问答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发现了小棒根数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得到数量关系小棒的根数=三角形的个数×3,但是三角形的个数越来越多,无法全部表示出来,借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自主想到用字母表示。纵观陆老师这节课,结构清晰,设计流畅,环环相扣,例题设计目的明确,教学效果也很好,学生课堂参与度高,有实质的思考痕迹。
第二节为我们带来《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是芳园西路小学的陶帮宏老师,陶老师整节课过程清晰有条理。课堂导入通过猜盒子里三角形的个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不断的追问,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最终得到问题的解决。可以看出陶老师的板书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分为两部分,左边部分重点突出,提炼本节课思想内容。右边部分是练习题,展示课本习题及正确结果,突破教学难点内容。
接下来是弘景实验小学的徐冬老师执教的《认识线段》,徐老师的课思路清晰,准备充分,内容设计贴近低年级的学生。导入环节的设计极具趣味性,由学生喜欢的拔河比赛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从不同角度改变毛线长短的操作活动入手,让学生初步感受线段的特征,再通过毛线的实物图抽象出线段,进一步指出线段有两个端点和直直的特点。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线段,感受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边可以抽象成线段,最后通过折一折的操作活动让学在描线段过程中直观的学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由生活到数学,由形象到抽象。
最后一节课是未来科技城的戴芬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戴老师对于用字母表示数意识引出的很自然,学生理解了这样做的好处。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上处理得恰到好处,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很简洁,而且可以表示出数量关系;在书写规则上,自学配合视频的讲解,学生乐于接受,更容易理解。
精彩纷呈的八节课就这样结束了,八位老师的“同课异构”不仅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而且也看到不同的教学策略、迥异的教学风格所产生的的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不仅可以打开教学思路,而且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几位评委老师针对今天的课堂进行了点评、交流。
我校陆培俊老师在磨课的过程中也收获颇多,附上她在思考这节课时的心路历程,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