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结构化,让学习深度发生
发布日期:2021/4/21 21:05:55 浏览次数:1233次 作者:淡晓迪
【活动方案】
【活动记录及评价】
【上课照片】
2021年4月7日,张友莉老师执教二年级数学《认识角》 ;胡静老师执教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当天下午,数学组全体教师在三楼会议室进行集体教研,本次活动主要研讨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本次研讨分为如下几个流程:
一、 两位教师陈述教学设计
胡静老师:《因数与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教材是利用用正方形摆长方形,引出乘法算式,通过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因为因数和倍数是揭示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所以引入部分出示数字12,让学生找出与它有关系的数。摆长方形过程中,初步给出找因数的方法,想()×()=12,然后例2找36的因数时,对方法细化,通过“质疑”有什么办法能保证既找全又不遗漏,让学生思考并发现:按一定的顺序一对对的找因数。
张友莉老师:本节课认识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角是有大小的,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研讨照片】
二、 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探讨
各备课组对于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各自的想法。
低年级备课组:1、关于单位“1”问题2、磨课时对于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修改较好3、比较角、边延长,直观看出边长度变了,但角的大小没有变。
中年级备课组:1、注意知识间的结构化教学2、优点很多可取之处3、ppt精炼简单4、课堂设计较好。
高年级备课组:1、单位“1”的突破教学效果好2、分数的意义知识点处理很恰当3、ppt做的用心,形成对比,突出特征,概括内容4、借助板书给孩子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 生态结构化主题的体现
小学数学生态结构化教学,就是在教师的适度引领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学生自主经历个性化结构的认知过程。个人对于本次主题的理解是:1.知识的结构化2.课堂模式的结构化。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四、 陆培俊老师总结
活动最后陆培俊陆老师总结课堂教学的方式,安排下次教研活动。
【签到表】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听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