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反思

发布日期:2021/3/31 20:29:12 浏览次数:6142次 作者:袁梦

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反思

2021330日上午第一节课,我在三(4)班执教了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元日》一课。现将反思如下:

《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通过对春节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春联等传统风俗习惯的描述,表达了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前两句紧扣题目,写出了过春节时的热闹场景和欢乐气氛;后两句紧承上文,以“瞳瞳日”象征无限光明的未来,用“新桃换旧符”的习俗表现万象更新的景象,并揭示新生事物总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规律与哲理。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和心中情水乳交融,是一首融情于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这篇课文我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来教学。第一:图片导入,揭示诗题。我运用了看图猜传统节日的方式来导入,并配上音乐,吸引孩子们的兴趣;然后交流其他的传统节日,回忆学过的传统节日,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做铺垫。第二:初读指导,整体感知。首先提出自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想想三首古诗分别和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去读,这也是本课的一个课后习题。检查朗读的时候重点指导“屠苏、牧童、兄弟”这几个难读的词。第三:品读《元日》,明意悟情。本环节重在理解古诗的意思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同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古诗的意义,并配有多幅图片,帮助学生丰富想象画面,感受春节的热闹。第四:总结学法,拓展延伸。最后这个环节出示其他的关于春节的诗句,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总结学法,悟出学习古诗的方法,尝试自学剩余两首古诗。本课教学重点在于教给孩子们学习古诗的方法,重点学习第一首古诗,由扶到放,授之以渔。

一节课虽然精心设计,还是美中不足:

1、语文教学就是阅读教学,在读中体会。古诗教学就更要注意指导朗读,在读中感悟诗的意境。本节课朗读不够多,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去朗读,以读促悟。

比如在指导孩子们读古诗的时候,可以这样设计: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你会怎么读?

如果你是当时的官员,你会怎么读?

如果你是王安石,你又会怎么读?”

从不同的角度去读,读着读着,孩子们自然而然就能够悟出其中蕴含的道理了,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古诗教学到底要不要逐字逐句的翻译呢?

课后教研,张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我在教学本课时带领孩子们逐字逐句的理解诗句,看着似乎很扎实,但其实有些割裂了古诗所特有的韵味。在理解诗意这一部分,我们不用深究每个字的意思,只需要理解关键词即可。

3、关于作者的写作背景,放在哪一环节更合适呢?

这个问题,我在磨课的过程中就发现了,一直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在集体教研的时候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史主任一个问题“你在讲解‘除’是过去的意思时,有想过它的本意是什么吗”把我问懵住了。我在备课时没有注意到这个字。“除”的本义指宫殿的台阶,后来字义泛化,也指一般的台阶。人在台阶拾级而上时,必须一级一级地更替登上,意味着一级过去,又迎来新的一级。因此,“除”既有除旧又有更新的意思。“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诗句中的“一岁除”,是表示一年过去了,含有旧岁换新岁之意。此时链接写作背景,让学生大概了解,似乎会适宜一些。

4、在教学生字“符”时,可以渗透一些汉字文化。

课堂教学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的确是这样,上完课后的兴奋,兴奋过后的沉思,似乎总有“如果”相伴,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在这一次的教研中,总结得与失,才能让自己更自信的前行。最后特别感谢前来听课以及帮我磨课的老师们,在这次活动中收获很多,对古诗似乎没有那么畏惧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附教学设计

9、《元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元日》中的生字。
2.能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明确古诗所对应的传统节日,背诵《元日》。
3.品读《元日》,理解诗意,想象并描述诗句所呈现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诵读古诗,理解诗意,想象诗中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诗题

1、出示几幅有关传统节日的图片,提问:孩子们,咱们来玩个游戏叫看图猜传统节日。(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配乐)

2、启发:回忆二年级学过的课文《传统节日》,说说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3、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今天让我们跟着三首古诗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板贴:传统节日)

二、初读指导,整体感知

找一位同学起来给我们读一读自读要求。
1.明确要求,自读古诗。
(1)出示自读要求:

①借助注音,自由朗读,读通诗句

②看看注释,想想这三首古诗分别和哪些传统节日有关。
(2)学生自读,同桌交流。指导读好“屠苏、牧童、兄弟”
2.检查自学,相机指导。
3.交流。
①这三首古诗写了哪些传统节日?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元”表示开始,《元日》写的是正月初一春节,从题目知道《清明》写的是清明节,从题目和第句诗句知道;《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从题目“九月九日”知道。
4.小结:这三首古诗的题目都点明了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而宋代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只用了28个字就把那么热闹的场面写出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元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品读《元日》,明意悟情
1.回忆生活,说说春节。
(1)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你能说说我们现在是怎么过春节的吗?(课件出示相关情景)
放鞭炮: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吃年夜饭,喝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
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2.合作探究,理解诗文。
1一千多年前的宋朝,人们又是怎样过春节的呢?答案就藏在王安石的这首《元日》里。咱们赶紧去看看吧。

师范读《元日》(配乐):古人创作诗文后,往往会反复吟诵,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节奏感,也便读出了古诗的韵味。你们看1、2、4句的最后一个字,你有什么发现?押韵,读得时候要稍微拖长一点。下面听老师读。

指名评价: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出示标注的古诗节奏,学生自读,指名读,评点鼓励。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先自己读,然后同桌交流读,一人一句,读出节奏。(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读出节奏

评价:看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加入到你们中啦,我们来合作读,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好吗?

3过渡:诗句会读了,你们知道每句诗的意思吗?想一想,咱们以前都是通过哪些方法理解古诗呢?(相机板贴:借助注释、联系生活、查阅资料),原来有这么多方法呢,现在请你们同桌合作学习,交流古诗的意思

(出示古诗及注释。)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评价。

这首诗你读懂了哪句话?(相机交流)
爆竹:原指烧竹子发出的爆裂声,后引申为鞭炮。
一岁除:“岁”表示年,“一岁”就是一年,“岁除”表示一年过去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人们在一片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

结合图片,介绍“爆竹”:原指烧竹子发出的爆裂声,古人用这样的方式驱鬼辟邪,后来演变为鞭炮。

出示新年放鞭炮的图片,播放鞭炮声,引导学生交流感受。

预设: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让人感到很喜庆、很热闹。【板贴:点燃爆竹】

指导理解“除”的意思,再理解“一岁除”的意思(一年已经过去)

“春风送暖屠苏”温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聚在一起畅饮着醇美屠苏酒。

读好“屠苏”一词,借助注释说说“屠苏”的意思。

教师补充资料古人合家欢聚饮屠苏酒,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年纪较长的后喝。因为小孩过年长大了一岁所以大家要表示祝贺而老年人过年则是又老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含有祈祷长寿的意思。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中的诗句“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

引导想象:大年初一全家欢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风,品着屠苏酒,人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预设1:孩子举起酒杯,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预设2:大人们边品着屠苏酒边说:“新的一年又到了,我们的日子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此时作者的心情怎样?从哪个字看出?

“暖”是指什么?仅仅是指温暖的春风吗?(心情也是暖暖的)【板贴:饮屠苏酒】

小结:师说前两句诗的意思,生读诗句。

过渡:人们在一片爆竹声中欢度春节,大家围坐在一起喝着屠苏酒,还会做些什么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门万户曈曈初升的太阳光辉灿烂,照耀着千家万户。千门万户:就是千家万户的意思。 曈曈:灿烂的阳光表达愉快的心情同时也象征着光明美好的未来。阳光撒下来,心情怎样?你来读一读。【板贴:太阳初升】

过渡:打开大门,人们在干什么呢?你瞧:引读

总把新桃换旧符人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板贴:换新桃符】

出示“桃符”的图片,补充介绍: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辟邪,所以在上面写上字或画上画,用以辟邪祈福。后来桃符逐步演化成了今天的春联。诗中“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这样写使诗句的表达不重复又凝练。

古代的符节一般用竹子做成,所以“符”是竹字头。师范写。主要是上短下长,左下竖稍短些,横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点在竖中线上。

老师这里给大家找来了王安石在写这首诗的时候背景,我们来听一听。

出示资料:王安石不仅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写这首诗时,他正担任宋朝的宰相,正在进行大力的改革废除旧的制度,推行新的政策,造福人民。他对自己推行新政策件事充满了信心。
师:读完资料你觉得这里的新桃和旧符还指什么呢?

旧符就是陈旧的制度,不合理的法律;新桃蕴涵着新政策,新法规。

新的事物替换旧的事物,王安石对自己推行新政这件事充满了信心,心情愉快

总结方法:原来,联系背景也是学好古诗的一种方法哦。【板贴:联系背景】

“新桃换旧符”的习俗表现了什么样的景象?(板书:辞旧迎新)。

小结:师说后两句意思,生读诗句。

这首诗的意思咱们都了解了,你瞧,(师指着板书,相机板贴彩印)过新年啦,人们点燃爆竹,送走了旧的一年,温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大家聚在一起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开门迎新,忙着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这种气氛,如果你身在其中,心情怎么样?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来读一读吧。(齐读古诗:既读出春节的热闹喜庆又读出王安石推行新政策的雄心壮志。)

3.再读古诗,想象画面。
(1)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春节到啦,我们一起换上一身新衣,来到充满年味的大街上。温暖的春风拂过我们的脸庞,我们路走,路看,路和乡邻问好.....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过节情景呢?这四幅画,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请问这一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放飞想象,置换角色,描述古诗所描绘的节日情景。
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①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挂上了新桃符,这是为什么呀? (桃符用桃木制成,上面绘有神像,据说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那位男子把旧符换作新桃时,会说些什么呢?
说春联。桃符就是春联的前身。你家贴过哪些春联?你知道哪些春联?
②鞭炮噼里啪啦地响着,你觉得是谁在放鞭炮呢?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过春节为什么放鞭炮呢? (据说是为了驱走恶灵和瘟疫)

③屋子里,人们围坐在一起,喝着暖暖的屠苏酒,还会说些什么呢? (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待与祝福

3现在,你能看着老师给的图片,尝试背一下吗?

四、总结学法,拓展延伸
1.拓展延伸。

过渡: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写下了许多与春节有关的诗句,你看:引读
出示有关描写春节的诗句,诵读积累。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2.总结学法。
(1)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没有悟出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2)指名交流,引导梳理学习古诗“四步法”。
第一步,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读通古诗,读出节奏第二步,借助注释或同伴交流,理解诗意第三步,融入情境,展开想象,描述画面第四步,抓住关键词句,联系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情感。
3.布置预习。用今天学到的“四步法”,尝试自学《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关于本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流量统计| 校内链接| 版权申明

南京市诚信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大道89号  邮编:211102  联系电话:025-871618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