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后反思
发布日期:2020/6/5 17:02:47 浏览次数:3210次 作者:严梦甜
《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后反思
本课以杯子为载体,在对材料辨识的基础上细化对各种材料特点的认知。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能,因此本节课重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就学生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质疑、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丰富学生对材料的感性认识。课后结合教研内容,多了些许思考,如下:
1.注重课堂人人参与
科学课堂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参与度,要多多给予学生学习的空间和学习的机会。比如让学生介绍杯子是什么做的时候,可以用一位同学做引子,全班呼应的方式,调动课堂气氛,确保每位同学都有机会表达对各种材料杯子的喜好。
2.多多发散学生思维
科学课程以激发学生思维为导向,我们要在常规课中不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引导学生想办法克服杯子缺点的环节,不能限定学生的思维,指定学生讨论问题的对象,而是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出了什么办法解决了什么问题,让学生思维多角度多方向发散。
3.学会整合教材
教材的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设计的层次感。比如在保温杯环节,整合保温杯各部分是什么材料,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为什么用这些材料的方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