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错题整理研究的计算复习课研讨
发布日期:2020/1/7 23:10:13 浏览次数:840次 作者:徐广祥
基于错题整理研究的计算复习课研讨
2020年1月3日,我校数学教研组特别邀请了百家湖小学的数学名师张丽莉老师来我校参加和指导数学组教研活动。
首先,四年级组胡静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节基于错题整理的复习研讨课。胡老师这节课复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课前胡老师收集了学生的错题,课堂上在学生的试商、调商和定位等环节细致分析,利用错题提醒学生易错点。同年级组老师认为这节课中,学生的思维活动相对较多,从口算—估算—笔算的过渡自然,后面竖式计算模型更是本节课的亮点。
对于这节课,其他数学组的老师们纷纷表达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让学生来批改错题,教学生细致的批改方法也是在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学生回答互补,在归纳整理方面也要学生多说。老师们也提出自己的困惑——课堂上是以讲解分析错题深化错题利用为主还是利用错题以点带面的知识点复习为主?是否课堂上对错题的关注度过高停留时间太长?学生在分析完错题后,是否要增加自主归纳错误类型的活动?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教研组请百家湖数学名教师张丽莉为我们解惑。利用错题复习,首先要让学生错题研究得通透,知道为什么错,在哪方面错了;利用知识点复习,则要让学生在思维上得到拓展,让知识点形成网状结构,得到系统性认知。如果要上基于错题整理的计算复习课,不妨把课上成“错题分享会”:1、学生分享自己的错题,同学分析错题,找出错误原因,其他学生根据分析的原因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一类型的错题;2、从系统性角度分析错误类型,归纳总结知识点;3、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性知识;4、辨析知识与错题的内涵和外延,建立知识模型,最后学会命题。要经历错题的收集、订正、分析、整理,最后才能学会命制简单题目和综合性题目。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数学教研组总结出适合本校教师和学生的错题整理复习课的模式,即“我的整理——我的课堂——我的分享——我的创造”模式。“我的整理”即学生在课前整理易错题型;“我的课堂”即在课堂上分析错题,整理知识点;“我的分享”即同学们分享同类型的错题;“我的创造”即学生在现有的错题基础上对知识融会贯通,创造新的易错题。
通过本次的张丽莉老师的指导和我们的总结,教研组内老师们的困惑得到了解答。在本次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也初步找到了“基于错题整理研究的计算复习课”基本教学模式,这也让我们在错题整理研究的道路删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