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校本研修>>阅览文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发布日期:2019/12/4 11:26:12 浏览次数:5973次 作者:邓存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讲了周恩来小时侯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而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从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不能及时抓住生成性的问题

例如,读到围观的中国人时,有的学生已经读出当时围观的中国人的不敢言语,但我却没有抓住这个关键性的回答进以引导,提升为“敢怒不敢言”。我想这跟我没有充分预设有很大关系,备课时,预设的词语过于单一。课堂上,我还是缺少点拨,没有用恰当的方法解决学生们在阅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缺少对学生感受提升的过程,没有将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二、刻意感受。

讲到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时,圈画“打破沙锅问到底”连续两次问学生:“周恩来为什么要把事情问清楚呢?”没有抓住周恩来的问话进行导读,急于让学生们说出感受。我想,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在教学时间上的安排不合理,留给学生们的思考时间太少。其次,课堂上我缺少导读策略,偏重说出感受,而忽略了朗读,没有做到课标中所要求的: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三、教学环节拖沓

梳理文章主要内容环节反复讲述,甚至占用了一节课,应该适当引导他们学习迁移,把之前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讲清楚,再运用到这节课中。我认为与自己备课不充分有关系。其次,我缺少时间观念。其实,在整个教学中,这个环节难点不大。课标中明确指出: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而我在本节课上,针对此教学环节,我没有做到这一点。

四、改进措施

1.在备课时,还要下功夫钻研教材,细致解读教材,充分预设板书中出现的阅读感受。在教学时,灵活调整教学环节,适当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会倾听学生的观点,恰到好处地运用导读策略,帮助学生梳理和提升阅读感受,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2.注重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加强阅读习惯的培养,重点段落要默读-批注-交流感受。给予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要将阅读感受与语言文字建立联系,不能让学生空谈感受,及时地将学生丰富的阅读感受内化成有感情地朗读。

3.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联系,提高灵活调控课堂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提高语文教师的朗读能力。

关于本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流量统计| 校内链接| 版权申明

南京市诚信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大道89号  邮编:211102  联系电话:025-87161800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