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现代与经典》听课反思
发布日期:2019/4/21 16:26:22 浏览次数:879次 作者:胡静
数学现代与经典听课反思
2019年4月19日,有幸参加第28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以下是我的听课感悟:
首先是郑毓信教授报告《“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他从前浅度学习出发,指出当前学习的几个层次,一、机械式学习;二、几何学习仅仅停留在对图形的表层认识;三、满足于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简单积累。在次基础上并提出深度学习,数学学习一定要理解并很好实现对于日常经验与直观感知的必要超越。并举出相关案例,如丁玉华的案例《三角形内角和的实践探究》、潘小明的“循环小数”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给我们在理论知识的同时又给出时间的方法。提出深度学习主要包括思维的研究和聚焦数学教育,我们应该通过数学学会思维而不是通过思维学会数学,也就是学会数学的思维,这样的学习能更加清晰、深入、全面合理,也被称为深度学习的2.0版,并作出必要的澄清,深度学习与“长时间的思考”的区别,我们要学会反思,这里的反思不是简单的自我纠错,而是暂停,给自己空间域时间去重新整理,重新出发,这也是机器与人最本质的区别,机器的暂停表示停止,而人的暂停其实又是开始,是对未来的重新定义与思考。
紧接着是几位老师精彩的观摩课,首先是贲友林老师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本节课建立在学生课外探究的基础上,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进行归纳与整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考,在对比中提升。紧接着是张齐华老师的《图形中的秘密》,张齐华老师幽默的教学风格和独具的人格魅力让整节课散发着不一样的光彩,张老师紧扣学生在课堂中想法的改变,仔细抓住在变化过程中的内心活动,让学生在同伴的交流探讨中一步步追求真理,本节课最出彩的是因为学生对自我立场的坚定,最后张老师在报告中指出:否定自我的过程是很艰难的。其实在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社会培育新公民,并让我们思考:只是过剩——能力不足——素养奇缺,给出三点建议(1)真诚倾听并尊重他人的观点(2)表达或倾听时的眼神与回应(3)敢于坚持或自我否定。
下午的观摩课首先是徐斌老师带来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他的报告“踏雪无痕 育人有心”房昔梅老师的《玩转三角形》已经罗鸣亮老师的《口算乘法》,其中一项最深刻的就是罗鸣亮老师的观摩课,他从最基本的问题出发,由问题:口诀为什么编到9?引发学生的思考,虽然二年级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在师生之间的探讨中由荒谬逐步趋近真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提升学生思维的同时也真正达到教学的真谛。
本次现代与经典观摩课收益匪浅,在理论上上给我提供支持,在现实上给与了我指导,很高兴参加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