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年江宁区 诚信小学 校(园)本研修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18/9/18 14:04:30 浏览次数:930次 作者:陆培俊
2018年下半年江宁区 诚信小学 校(园)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点,加强年级组和教研组建设,开展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学生常规管理为中心,以玩促学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以培养青年教师为主线,教研、科研、培训互相促进,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校本研修活动安排表
项 目  | 内容或主题  | 形式  | 对象  | 负责人  | 月份  | 
1  | 学校课题的阶段总结  | 会议  | 学校课题组成员  | 王安元、 史学来  | 9月  | 
2  | 个人课题培训  | 会议  | 全体教师 
  | 史学来  | 9月  | 
3  | 我和孩子们的故事 
  | 师德讲坛  | 全体教师 
 
  | 张丽、赵锦程  | 9月  | 
4  | 区教研组长会议二次传达  | 会议  | 全科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 
  | 朱琴  | 9月  | 
5  | 我和孩子们的故事 
  | 师德讲坛  | 全体教师 
 
  | 张艳珍、龚娟娟  | 10月  | 
6  | 个人课题阶段汇报  | 会议  | 全体教师 
  | 陆培俊  | 10月  | 
7  | 个人课题阶段汇报  | 会议  | 全体教师 
  | 薛园媛  | 10月  | 
8  | 青蓝师徒结对  | 会议  | 全体教师 
  | 朱琴  | 10月  | 
9  | 我和孩子们的故事 
  | 师德讲坛  | 全体教师 
  | 刘丹丹、郝建业  | 10月  | 
10  | 教育论文培训  | 会议  | 全体教师 
  | 史学来  | 11月  | 
11  | 校外区带头人学科指导  | 会议  | 全体教师 
  | 
  | 11月  | 
12  | 我和孩子们的故事 
  | 师德讲坛  | 全体教师  | 周楠、淡晓迪  | 11月  | 
13  | 校内区带头人学科指导  | 会议  | 全体教师 
  | 朱琴  | 12月  | 
14  | 个人课题阶段汇报  | 会议  | 全体教师 
  | 杨小勤  | 12月  | 
15  | 我和孩子们的故事 
  | 师德讲坛  | 全体教师  | 周楠、淡晓迪  | 1月  | 
16  | 个人课题阶段汇报  | 会议  | 全体教师 
  | 何建宏  | 1月  | 
17  | 我和孩子们的故事 
  | 师德讲坛  | 全体教师  | 谢羽佳、黄菲儿  | 1月  | 
18  | 区骨干培训专题汇报  | 会议  | 全体教师  | 陆培俊  | 1月  | 
三、保障措施
(一)常规工作:抓实教学常规,积累过程性资料
教导处按照省、市课程设置要求,开足、开齐、开好规定的课程。坚持专课专用,严格按课表上课。
1.坚持校内视导制度
以行政、教研组长、带头人骨干为主,建立教学视导团队,有计划的开展视导工作,挖掘教学中成功的典型案例,查找存在的不足,及时反馈,做到有针对性的修正。
2.落实五认真管理
五认真工作是提升教学质量最基本的保证,采取定期检查和视导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全方位督促,尤其是对二次备课和作业批改提出明确要求:学生书写作业是否认真、每次作业是否都有批改、错题是否订正、是否经常使用激励性的批改语言,同时关注培优补差,大力加强培优补差。
3.有序组织考试、招生、学籍管理、各类检查工作,做好过程性资料的积累。结合市区组织的各类竞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力争取得好名次。
4.执行阳光锻炼1小时要求
大课间活动由校长室牵头,体育老师认真筹划,结合季节、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了水果拳集体活动以及跳绳、篮球操等特色的班级活动。为了满足阳光锻炼一小时要求,在没有体育课的那天增加一节体锻课,由体育老师统一落实。
(二)重点工作:重视队伍建设,追求持续发展
1.师德讲坛,爱在身边
教育是一种行为影响另一种行为,鼓励老师们关注身边典型个例,记录和孩子们的故事,开设教师讲坛,老师们轮流宣讲爱生敬业事迹,共同探寻个性化教育,同时提升自我教育。
2.搭建平台,师徒共研
借助本部资源,切切实实发挥师傅引领作用。邀请师傅到校手把手指导,徒弟们也带着课到本部试上,虚心学习,努力为青年教师创设成长发展的平台,努力把部分教师推向校际及区间,以点带面,促进所有人尽快成长成熟。
外出学习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不遗余力争取各类培训机会让老师们参加,同时要求外出老师二次反馈,把学习与内化相结合,有触动,还要有行动。同时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讲座、培训等活动,把专家请到身边来,接受专家理论指导,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
学校给每位青年教师配发了“成长档案盒”,引导老师们认真思考自己的发展规划,制定可行的发展目标。
3.校本研修,团队协作
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师课堂水平的重要途径,各教研组活动要求主题化、专题化。明确学期教研主题,每次活动做到团队协作、整体提升,具体分四个步骤:个人试上----组长试听----全组展示----集体研讨。每一次研讨有主题。教研组长确立主题后打印出培训记录纲要,由老师们在研讨过程中完善。每一次活动有过程(照片)、有报道、有教案(初备、复备)、有感想。
4.课题研究,自修自悟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理论提升的有效途径,在现阶段研究的基础上,鼓励老师全员参与,争取人人有课题。学校课题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细化过程。
(三)特色打造:多维度建设校本课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普及型的校本课程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课程建设要求, 一二年级开设绘本阅读,各年级开设软笔书法。有计划地配备绘本教材,每个老师精心备一本绘本,年级间轮流上课,引领孩子感悟文字的美妙,激发阅读的兴趣。开放校图书馆,丰富班级图书角,规范借书制度,开展读书活动,表彰爱读书的学生。
2.兴趣型的快乐课程
学校充分发挥教师自身技能与兴趣优势,挖掘家长资源,开设了内容涵盖人文、体育、艺术、科学类快乐课程,学生自主选择一门,统一安排在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每门课程都能做到有计划、有监督、有评价、有总结,确保活动安全规范实效。
3.提高型的社团课程
在快乐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孩子的特长、潜力,经过选拔组成班级,定期训练。每门课程都能做到有计划、有考勤、有评价、有总结。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