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现代与经典观摩课反思
发布日期:2018/10/22 17:05:53 浏览次数:947次 作者:洪君
数学现代与经典观摩课反思
10月21日上午,徐斌老师在“数学现代与经典”的观摩研讨会中上了一节精彩的课——《平均数》,课堂初始,徐老师与同学们亲切地谈话,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接着邀请孩子们当套圈游戏的裁判,由此引入这节课的主题。套圈比赛四次,每次都有不同的变化,在徐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孩子们经历了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在剪丝带的问题中,有的孩子回答错误,但是徐老师并没有立即否定,而是不断引导,循循善诱,最终让孩子们自己找出了错误并纠正。徐老师一直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去教,让学生自己发现思维中的漏洞并及时修正,这是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整节课也是印证了徐老师说的那般:“不知不觉中开始,潜移默化中理解,循序渐进中掌握,春风化雨中提升。”
第二节课,顾亚龙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位置的表示方法》,“上课的时候我喜欢让同学自己思考交流,获取知识,而我会揣着明白装糊涂,也就是装聋作哑,所以我叫顾亚龙。”顾老师幽默的开场白不仅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顾老师通过高德地图中的路线图导入了本节课的要点,后又呈现了蜘蛛的路线图来进行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活泼有趣。课堂结尾,顾老师由线上到面上再到体上进行了拓展延伸,整节课层次分明,不仅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还针对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提出了思考题,难度有所提升。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是顾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更是他提出的“题组模块”这个概念。即在题型结构、解题方法、教学思路上基于同一个数学模式的一个训练模块。顾老师的一整节课并没有让学生做过多的练习,而仅仅只是围绕蜘蛛的路线图展开,基于模块,举一反三。反思自己日常的教学中,在新授课之后,有的孩子已经心领神会,能够触类旁通,但有的孩子依然懵懵懂懂,不得要领。例题的讲解,能否做到“包打天下”?能否让孩子在看似杂乱的题海背后,发现一般性规律?如何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建模意识与能力?这都是值得思考、有待探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