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发布日期:2018/5/31 14:03:09 浏览次数:953次 作者:朱琴
“此角非彼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本课教学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上展开教学。数学课堂应是理性,而低年级课堂也许趣味,如何使这节课理性而又有趣味,在基础教学上还需多想一点。
在课中,首先我设置了绘本引入角。借鉴《线兄弟手牵手》绘本来引入角,利用已有经验,在绘本阅读中初步感受角的边是直直的,且两条边要手牵手,紧紧抓住这两个要素,有效地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表象;其次,建立有效的操作活动,感知角的基本特征。通过摸摸三角尺的角,找一找身边的角,画角以及做角。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顶点是尖尖的,边是直直的,也能增强学生对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然后,利用动态角为抓手,初步感悟角的大小,利用活动角比大小去探索角的大小的相关点。在这个环节中,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级,让学生感受教室有大小的;第二层次,让孩子感受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得程度有关;第三层次,利用对比活动让孩子排除干扰项,理解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改进的地方。正如听课老师指出的“生活中角与数学上角是有区别的”,知识应该是严谨的,数学中的角只是平面上的角,是生活中一种特殊角,在教学最后出示自然中的角应该再严谨一点,应该强调把这些图形抽象出来可以看做一个角,其实这也是数学教学中常有的误区,数学是理性化世界,而生活是感性化世界,所以学习初始借助生活事物理解数学,一定要严谨选择。在突破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度无关这一点也有相应的建议,在第二学段里角是这样定义的: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可以组成角。所以射线是没有长短之分,在这里的说法是否恰当,也值得进一步去深思。